第七十六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4 / 5)

若他们是忠臣,难道臣是奸臣吗?

陛下如此污蔑臣,臣伤心欲绝啊。

素王曾经说过,君视臣如土芥,臣则视君如寇仇,难道陛下是要和臣做寇仇吗?”

那几乎实质化的杀气顿时将刘协吓得根本不敢多言,只能不断符合着曹操说道:“丞相说的对,他们就是奸臣,该死,该死!”

曹操满意的转身离开,就这样的刘协,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翻盘的可能。

参与反对曹操的绝大多数官员都被夷灭三族,鲜血染红了整片刑场,不知道多少官员死在这一场政治动乱中,其中就包括从先汉传承下来的留侯家族。

当代留侯被夷灭三族,废除爵位,彻底宣告了爵位终结,不过张氏自然不可能彻底被灭,甚至依旧有族人在曹操麾下做官。

一直关注着曹操的洛燕得知了这些事,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政治这种东西,极其复杂!

不是简简单单挥舞屠刀就能够胜利的,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那些王侯将相又怎么会妥协呢?

那些君主又怎么会几乎全部改革失败呢?

表面上看来曹操大获全胜,铲除了大片政敌,但实际上反对他的人,不涨反增,只不过藏的更深。

起码数年之内,曹操都不要想着大规模调动军队征讨,否则就准备后院起火吧。

在建安十六年元月到来前,荀彧在自己的居所自杀,留下了一封绝命信,曹操沉默了许久。

但没有改变任何结局,唯一不同的便是,荀彧只死了自己一个人,曹操不会牵连他的亲族。

在即将进入建安十六年前,皇帝再次下发了圣旨,念及魏公救驾有功,封曹操为魏王,将兖州以及豫州所有郡县都划进魏王国中,只留下许昌中的皇宫作为刘协的地盘居住。

当曹操身着诸侯王服饰缓缓离开许昌后,乘坐着顶级规格的车辇。

望着两侧不断向后的风景,曹操微微感叹道:“今日,洛水之誓结束。”

……

徐州。

当接到曹操称魏王的消息时,刘备已经麻木了,从曹操发下洛水之誓时,他就知道这一天是迟早的事。

然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诸侯称王,一开始他还痛恨,后来也就不说话了。

到了曹操果然称王时,刘备只是突然说道:“袁绍称王时,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为什么仅仅过去了短短时间,天下的局势就翻转到这种程度?

天下诸侯唯恐称王比别人晚,目前竟然只有刘表和洛楚未曾称王。”

洛齐感慨道:“主公,天下大势就如同水流,随形而变。

当初袁绍称王,天下无王,于是他被群起而攻之。

之所以会被群起而攻之,是因为有曹操和主公您二人坚决征讨。

可大战之后,主公和曹操都疲敝不堪,不能再妄动刀兵,于是便给了诸侯可乘之机。

其中又有野心家浑水摸鱼,于是就有了今日之事。

如今天下皆称王,不称王者反而要处处受到掣肘。”

洛齐重重咳嗽了两声,他的身形愈发的有些瘦削,躬身下拜道:“主公,如今曹操已经毫不掩饰他篡汉夺位的心思,皇帝软弱,不能保我汉家社稷。

主公汉室宗亲,名满天下,又有强军劲卒,时机已到,当登王位,振作汉业。”

刘备麾下群臣闻言皆躬身而拜,齐齐请刘备登王位。

刘备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也不扭捏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因为如今青州还未曾全部光复,不好称齐王。

于是刘备便称楚王,都城安置在徐州。

一经称王,刘备便指斥曹操为祸国之贼,言称要清君侧。

……

天下诸侯皆称王,王国跨州连郡,这幅景象颇有昔年秦末时,项王分封后的景象,又像是战国时的景象。

如今天下唯有荆州刘表以及江东洛楚还未曾称王。

刘表没有称王的原因很是丢人,因为荆州士族不愿意奉刘表为王。

一旦刘表称王双方间就有了君臣上下,就彻底绑死在刘表的战车上。

但荆州士族只想自守,根本就不想去拥护刘表称王,然后争霸天下。

刘表在这种困境中,竟然气的直接背部生疮,一病不起。

至于江东未曾称王的原因更简单,刘表一病不起,中原混战虚弱,不趁着这个机会侵夺荆州,岂不是蠢货?

而且江东洛楚不称王,选择培养一个继承人的计划失败,于是江东出现了很传统的体制,即摄政会议!

江东还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因为刘备在前面使用了楚王国的国号,又因为江东之主洛楚是姬姓,于是江东群臣选择了古老邦周时期的姬姓大国国号——吴!

吴国以摄政会议总摄大政。

以豫章郡公、大都督、国相为首,豫章郡公由洛楚的子孙世袭,大都督和国相则由摄政会议任命,摄政会议中还有十二个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是吴国中央以及地方实权诸侯。

这种体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家族和派系的权力,洛楚的豫章郡公在这种体制下,充当的更像是一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