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宁北防御战(1 / 2)

第1420章 宁北防御战

“那是什么?”简尺少佐在望远镜里看着出现在城门处的怪物不由惊呼出声:“那是战车吗?”

那看起来的确是战车,只不过简尺少佐从没见过这样的战车:炮塔上有两个炮管同时顶部是开放的,那炮管的射速比普通战车炮要快得多,炮弹就像机枪子弹一样“砰砰”往外打,倾刻间就将帝国军队压在地上抬不起头来,如果有人被直接命中瞬间就被打得稀烂,连吭都来不及吭一声。

简尺少佐至少有一点是对的,M19的射速的确能比得上机枪……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实战射速是120发/分钟,M19上使用的M1高炮恰好也是这射速,只不过它是双联装的也就是两门炮搁一起,射速马上就翻了一倍达到240发/分钟。

炮的射速能赶上机枪,打出去的不是子弹而是炮弹,这在战场上能有多恐怖?鬼子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更厉害的还是这些炮弹装着延时引信……如果用于防空的炮弹就是近炸引信,但用来打步兵就没必要也不能用近炸引信,近炸引信是装有小型雷达能侦察到目标的,人无法成为雷达的目标于是也就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第三高炮团装备了两种炮弹:近炸引信与延时引信。

前者用于防空后者用于步战。

步战的延时引信都是战前就设置好的,时间由长至短再由短至长,周而复始。

为什么会这么设就不用说了。

一开始把爆炸时间设长,是考虑到一上场会有许多鬼子站着冲锋,引信时间设长就能尽可能多的将冲锋的敌人“串成串”。

作为M19上的精确打击单位,能被选上的机枪手个个都是打了好几年机枪的老兵,他们很清楚怎么打才能发挥机枪的最大杀伤力,机枪在他们手里时而点射时而连发,打得冲上来的鬼子一个个惨叫着倒在血泊中。

然而现在却并非如此……

不久,参谋就报告道:“少佐阁下,炮兵准备完毕!”

王学新没有多考虑,干脆就在坦克车体外焊一个机枪座把它外置了。

“是!”参谋应了声就通过电话对炮兵下达了命令。

但简尺少佐认为这次任务是攻城而炮兵对攻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万一帝国的飞弹部队出了状况,比如在白天出动被八路军战机拦截,又比如被八路军防空飞弹拦截。

这会儿简尺就在庆幸自己做对了,一门步兵炮显然不足以干掉敌人所有战车,但三门步兵炮还可以搏一搏。

不过王学新给机枪加了个护盾,于是一般的步枪也很难伤到机枪手。

将正面的鬼子“蹂躏”得差不多后,M19又在步兵的掩护下将炮管转向城门两侧沿着城墙往上进攻的鬼子……

这次的状况甚至比打正面更惨烈,鬼子的进攻人群在城墙的废墟前形成一个从平地往上的坡面,鬼子原本作着冲进城近身作战的打算所以采用密集队形,结果坡面上下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

只见鬼子头顶上炸开一团团黑烟,弹片自上而下的到处飞射,而且还是紧贴着鬼子的头顶打,所过之处命中率几乎是百分百。

其实各个方向的鬼子都在报告求援,但这时的简尺少佐已经没有精力去理会这些了。

简单的说,就是M1双联装高炮负责大方向“犁地”,而九九式机枪则针对那些对有威胁的敌人进行精确打击。

另外,如果强行在坦克底盘前钻一个孔增加内置机枪,还有可能会出现视线不足、射角被挡等诸多情况。

M1是高射炮,高射炮通常是以弹片击伤飞机,M1也不例外。

“炮兵!”简尺少佐迟疑了一会儿就声嘶力竭的冲着参谋叫道:“马上命令炮兵,把这些战车统统打掉!”

事实也的确如此,M19一露面时杀伤效率特别高,一排炮弹过去鬼子是一串一串的被打碎,后方的鬼子甚至连前方是什么都没看清楚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浆糊。

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步兵炮打炮楼打城墙,再多的步兵也起不了作用!

又由于这是弹片命中大多鬼子一时死不了,于是战场马上就响起了一片哀嚎声。

不难想像,接着鬼子就会条件反射的趴在地上……这是所有打过仗的老兵的标准动作,这能在敌人的火力中尽可能降低被命中的概率。

这个距离只需几小时就能穿插到位,也就是帝国军队除了携带弹药外几乎不需要额外带干粮,同时自行车还有相当大的运载量……每辆自行车可以装34公斤的弹药,步兵炮的炮弹只有7.6斤,分散给步兵携带没有多大的压力。

于是简尺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就带上了三门。

冲击波、弹片,炮弹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自动来回堆移,机枪也对着人群密集处疯狂的输出……不一会儿城上城下就在哀嚎声中变成了一片血红。

另一方面,则是简尺少佐考虑到这次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