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T44(1 / 2)

第1513章 T44

坦克下线后的测试进行得很顺利。

这并不是说T44没什么故障。

事实上T44的故障很多,毕竟是首款运用一横置发动机又用了新型变速箱的坦克。

这是T44的两大改进,这两大改进也奠定了T54也就是我国的59式坦克的基础。

在T44之前发动机都是纵置的,纵置的好处是中间不需要传动装置转换,缺点是会使车体更长。

坦克这玩意别看车体长一点短一点无所谓,就是这么一点改变对坦克的整体影响是有“革命性”的。

因为坦克车体变短就意味着侧面面积变短了,于是侧装甲的被弹面积减小,更重要的还是在同样发动机功率下车体重量减轻了……侧装甲省下了一大块。

省下的这一大块装甲就可以匀到前部装甲上增加其正面防护,这使T44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120MM。

再加上使用新型变速器又进一步缩小了体积,于是T44虽然从重量和机动上看是中坦,但在防护上却与重坦相当,一点都不输于“虎式”。

此时王学新得到的T44是原型车,装甲还没加厚的那种。

这个不需要图灵说,王学新知道将来的发展是什么情况,也知道该怎么把握住这个机会。

然而,知道这些的王学新当然毫不犹豫的就把“省”下的装甲全都堆到前装甲上用于增强正面防护。

因为有之前炮侦雷达的教训,八路军特地让情报人员去跟踪卖给顽军的防空系统。

“好吧!”图灵无奈的摊了下手,开玩笑的说道:“除了这样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全世界就只有伱们有晶体管,想从其它地方进口都做不到了!”

多生产几辆不就行了,到时就算有几辆故障的,不还是有许多能开上战场碾压“虎式”么?

就在王学新打算松一口气的时候,张宗平就递上一封电报说道:“团长,顽军也许把防空系统卖给鬼子了!”

只不过图灵能知道这些也不容易,这足以证明图灵有相当的远见。

王学新点头表示感谢。

另外,通过这次坦克的测试后王学新就更是对别林涅科夫这家伙另眼相看了:坦克要是出了什么故障,这家伙就只拿着一把扳手这敲敲那旋旋,马上又可以用了。

王学新一愣,然后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何况八路军还有可靠性好可以碾压鬼子其它坦克的“谢尔曼”……

可靠性差?

再加上100MM滑膛炮及脱穿,T44就变成了在10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能妥妥击穿“虎式”,而“虎式”在1000米距离却无法击穿T44这个中坦。

这两个东西是新玩意必定会有许多故障,因此史上才会因为“可靠性差”而更多的用于训练。

离开前图灵又补充了一句:“不得不说,你很有远见,团长同志!你抓住了时代前进的命脉,希望你以后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不过T44正因为两个重大改进……一个横置发动机另一个使用新型的固定轴式变速箱。

而T44还是中坦,无论是生产难度还是产量或者造价都比“虎式”要好太多了。

这一来两者的差别就太大了。

于是王学新就打定了主意:这家伙一定要留着,华夏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不管花多少钱都值!

经过测试后T44马上就进入量产,一个月大概能产20辆……这是因为八路军刚刚开始生产准备还不是很充分,史上毛熊开动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到汉斯投降不过短短的六个月就生产了200多辆,平均每月生产30几辆。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王学新解释道:“抱歉,图灵先生!你知道的,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急需晶体管,你可以先用电子管暂代推进实验进程,过段时间晶体管到位时换上去就可以了,希望你能理解!”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产量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八路军穷,再加上鬼子的坦克又拉胯,像T44这种坦克开上战场是不是几乎没有战损的存在?

没有战损还需要大批量生产吗?

依旧当作过渡型号吧,等变速器和传动装置一一改进后,直接上59……到时再批量生产也不迟!

这也是近代华夏的作法:不够先进还有待改进的中间型号一律不批量生产,只是少量生产用于实验和测试,直到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然后才来下饺子。

这差不多就是一种“高低搭配”形成互补了:“虎式”交给T44对付,其它的给“谢尔曼”留点,否则“谢尔曼”不是要退役了?

之后王学新需要的就是等坦克出来了。

王学新在心里把他跟阿列克谢做了一下比较:

阿列克谢是拖拉机厂厂长,他在汽车、半履带车方面是专家,而眼前这个别林涅科夫却是坦克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