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张大彪脑海里瞬间就闪过许多方案: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炮兵炸,这是最诱人的方法,因为八路军炮兵一直保持着优势,此时如果能将炮火引导到敌人骑兵群中,马上就能将其炸得七零八落的。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推翻了,原因是敌我两支部队都是机械化部队,且都在以最高速度前进,彼此距离不过三五公里,相遇或发展到犬牙交错的情形不过就是一两分钟的事。
这时间根本就来不及引导炮兵对其展开轰炸。
第二个想法是下车步战。
这也是一个可选项,因为八路军手里火箭筒,火箭筒可以对付敌人坦克和装甲车,连发步枪可以对付敌人骑兵,半履带汽车还可以摆着障碍挡在前头。
但这个想法再次被张大彪推翻。
原因是这里是敌人防线的后方,八路军无法组织起一条有效阻挡敌人冲锋的防线,如果勉强组织起一道防线,就应该是前有敌人坦克、骑兵,左翼是敌人第39师团,右翼是敌人铁石部队主力。
在这情况下,鬼子只要抓准时机一个冲锋就能短时间内把机械化部队淹没在人海里……机械化部队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和机动性,下车步战也许可以挡住装甲车和骑兵,但是挡不住鬼子步兵的冲击。
张大彪有些急了,他很想发电请示李云龙,但时间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明白这个道理后,半履带汽车原本整齐的队形霎时就一哄而散像被惊到的鱼群似的散开,有许多还是打着急弯转变了方向变成了半履带汽车在逃骑兵和装甲车在后头追。
“他娘滴!”张大彪在心里骂了声:“这情况,就算团长在这也解决不了吧!”
很快敌人就发现他们已经很难获得战果了:
步兵一下车尤其是火箭筒射手下车,鬼子的装甲车就要小心了。
那时,敌人骑兵是圆是扁还不是随半履带汽车怎么拿捏?
“营长!”有人不明白:“不正面打,难道就是逃吗?”
现在的他只有这个办法,用五营堵住两翼缺口,至于张大彪被迫冲进去的四个营……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此时的李云龙虽然表面沉重,但他的心却在滴血,那可是独立团的主力啊,如果就这样打没了,他李云龙也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
“轰轰”在一阵爆炸声中,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已经与敌人前锋碰上了。
战马的暴发力的确相当惊人,它全速前进时时速甚至能达到60公里,这比半履带汽车的时速还高。
张大彪还真说对了,李云龙在听到通讯兵报告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带着骑兵包围上来时,就面色十分难看的说了声:“要糟!”
火箭筒射手如果装的是破甲弹的话,它的压电引信是要打在坚硬的坦克或装甲车装甲上有一定压力才会触发的,对付步兵骑兵几乎没有作用。
李云龙给的命令是:“赶到防线两翼后马上下车组织防御,绝不能让敌人坦克和骑兵突破!”
因为敌我相向而行很可能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等两军相遇一切就只能看命了。
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步兵聚集在后车厢里一旦被炸就会损失惨重,同时有些兵种在半履带汽车上很难发挥出战斗力,比如迫击炮、火箭筒。
敌人的应对方法是骑兵越过装甲车往下车的八路军步兵冲锋。
但损失也就只有这几辆而已。
思考了一会儿,李云龙马上命令做为预备队的五营下车增援两翼。
这是战马的最快速度,战马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速度,过了十几分钟这股劲一过速度就慢下来了。
于是,半履带汽车就在它面前频繁转向,而且还是大角度机动,这使敌人装甲车总是慢了半拍子弹一直追不上,同时这样的转弯多了后速度也就慢了下来,速度一慢就越发显得笨拙。
然而,敌人似乎早就知道八路军会这样打……这不是秘密,八路军半履带汽车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多次用到这样的战术。
原因是敌人装甲车的速度与半履带汽车相当,半履带汽车一转向就把薄弱的后部装甲暴露在它面前,随着其轻重机枪的一阵输出,又有几辆半履带汽车被打得翻倒在地。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再加上敌人骑兵速度又快,他们一边前进还一边往前投掷手榴弹和炸药块,一阵阵爆炸压得战士们都抬不起头来。
李云龙阴沉着脸没说话。
这时半履带汽车还是有伤亡。
然而……
在这其中八路军半履带汽车主动放下步兵。
直到这时张大彪才猛然想到应对的战术,他赶忙对着电台大喊:“自由作战,与敌人脱离接触,不要与敌人正面打!”
“谁他妈的让你逃了!”张大彪用嘶哑的声音骂道:“把敌人吊着明白吗?敌人是骑兵,马跑一会儿就没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