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脑儿都留给了珍儿。
可见,他这个人在极度自私之余,也有那么一丝丝的人情味儿。
估计是基因主宰了他的行为,如同那奔腾的河水,从来都是从上而下。
……
打从杨若晴拒绝廖梅英,转眼三五天就过去了。
廖梅英再没有拿保管钱的事来找过杨若晴,杨若晴乐得自在,自然也不会再去多问。
转眼到了四月头上,骆家东面原本是一片田地,现在,赫然矗立起了一座崭新的院子。
正面五间,东西有厢房,后院也有东西相对的厢房。
茅厕,柴房,一应俱全。
屋子虽然上了梁,也封了顶,门窗啥的都装好了。
但是,现在还不能住人。
因为里面的家具还没有打造完成,屋里,屋外,到处都是木头,以及做木工活的斧头等工具。
等到家具打造好了,到时候把外围的院墙围起来,再把院子收拾收拾,院子门楣搞好,对联一贴。
得,一户崭新的庭院和人家,真正在这里落户!
这几天,杨华明白天都泡在道观里当差,日头落山之前,袁道长特殊照顾他,又或者杨永智主动承担起杨华明的那部分差事。
好让杨华明能够提前一个时辰回村,好去村口那里收拾庭院。
儿刘氏和荷儿还有刘金钏这娘仨也没闲着,荷儿和刘金钏那是自发的去新宅子那里收拾这收拾那。
至于刘氏,那是被杨华明逼的。
杨华明每天去道观前都要给刘氏这分派任务,傍晚收工回来要查看。
所以这娘仨每天都来新宅子这里,起初刘氏是变着法儿的偷懒卖坏,基本就是揣着两口兜瓜子花生在这里便嗑边看荷儿和刘金钏干活。
后面当看到新家里的桌椅板凳,床,衣裳柜子,鞋柜子,洗脸架洗脸盆这些东西一件件在自己面前从木头变成有模有样的家具,大大小小,高高矮矮,错落有致。
新家的那种感觉得儿一下就上来了。
于是,刘氏也自发的加入了收拾庭院的队伍里,甚至对于留在最后面的院墙,刘氏甚至还有自己的想法呢!
这不,趁着晚上四房众人都凑在一块儿吃饭的当口,而康小子也从镇上回来了。
刘氏对大家伙儿说:“我今天去跟晴儿那打听他们家的院墙具体多高。”
“我的妈呀,要是咱家的院墙也盖那么高,都快要把咱家的屋子给圈在里面缩头缩脑像个猪圈了。”
“一下子就被骆家的院子给比下去了,不好不好!”
看到刘氏坐在那里,一边啃着康小子从镇上带回来的烧鸡的鸡腿,边对院墙的事评头论足,摇头晃脑,各种唏嘘感叹。
杨华明嗤了声:“谁家跟骆家挨着,不被比下去?”
“要想不被比下去,那也简单啊,花钱,使劲儿的花钱就行,可问题是咱有吗?”
为了盖这么一座前后院,四房这么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了。
康小子也分析说:“说白了,也不见得是骆家的院墙有多么的高,主要还是骆家的地势比咱家这边要高出一大截。”
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看,骆家的院墙就显得非常的高。
而同理,孙家在骆家的西边,孙家跟骆家共用了一面左边的院墙,而右边的那扇院墙,其实在砌墙的时候比左边要矮。
但是从视觉效果上看,左右两侧的院墙却是差不多的高,原因也就在于地势问题。
所以,到了四房这儿,也因为地势的问题,即便四房照着骆家的院墙高度去砌墙,看起来照样比骆家院墙要矮。
杨华明说:“咱还是按照自个的想法来吧,院墙该咋样就咋样,盖屋子是为了咱自家人住的比原来的老屋子舒服就行,不是为了跟谁家攀比!”
关键点是,比也比不过……
刘氏说:“我倒有个自己的想法,不仅不用花钱,还不容易被骆家的高院墙给压住气势。”
“娘,啥想法?快说来听听。”康小子追问。
刘金钏和荷儿她们也都往刘氏这投来好奇的目光。
刘氏却故意卖了个关子,“老四,你呢?你要不要听?”
杨华明把手里的那盅酒给抿了,然后撩起眼皮子白了刘氏一眼:“你要说就说,少跟那卖关子!”
刘氏撇撇嘴,对杨华明的不解风情表示无语了。
她转过头去接着跟康小子他们说:“我琢磨着,咱去山里挖篱笆回来,挨着咱家外面种上一圈篱笆……”
“篱笆墙?我的天,亏得你想的出来,这也太磕碜了吧!”杨华明当即就拉下脸一口否决了刘氏的提议。
“再说了,篱笆墙也不牢靠,能挡住哪个贼人?人家大腿一跨就给翻进院墙来了!”
刘氏也暂时放下鸡腿,抬起头跟杨华明那摆开架势进行辩驳:“你懂个蛋,篱笆墙才结实牢靠呢!”
“那篱笆,是活的,咱把它们种到院子周围,种深一点,等它们扎根了拔都拔不出来!”
“到时候篱笆还得生长,还有毛刺儿,长得比人还高,你说,哪个贼人敢翻过来?”
康小子一琢磨,“娘这话,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