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墨池底之“魔”,早已被封印。
墨笔道君猝然仙逝,留下“笔墨纸砚”四宝给门中弟子,如四把钥匙,只有凑齐才能打开封印,见证池底之秘。
不知墨笔道君如此安排有何用意,但传承了“纸”的三弟子失踪之后,四宝再无法凑齐,洗墨池的秘密也就永远封藏了起来。
“墨”归由掌门墨鸢先生保管,“笔”在墨剑道君手中,而“砚”则向来由三弟子之外最优秀的门人掌管,正是墨丘所用的砚台——那不是灵器,居然是一件法宝!
事关门中之秘的法宝被楚涵玉拾走,难怪墨鸢先生穷追不舍——墨丘和砚台之事,必须死咬不认,否则定是后患无穷……
而雒原之所以一声长叹,却是因为妹妹师父的“劝诫”——他也想少用萃魂之术,可架不住、这东西实在是太厉害了啊!
仅仅是一片残魂,雒原得到的不仅是藏墨派的秘辛,还有墨丘平日里修炼的种种心得——虽然都是些不成篇章的零星体悟,但也是时光中沉淀的积累。而雒原付出的,不过区区一个时辰……
这还只是汲阅,若是更进一步的“融魂”——像是“阿桓”那样,所得更是恐怖。甚至一夜间得到别人一生积累的经验,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融魂的隐患恐怕更多,“阿桓”不止留下了驱动“阴力”、隐匿、用毒等暗杀手段,他对黑衣组织的刻骨之恨与惧,也刻印在雒原心中,难以抹去。
叹息一声,雒原检视完生魂,却愕然发现古剑生门与死门之间,还有茫茫一片——“魂刺”。
那是数以万计的,鬼雾黑蜂之魂!
虫豸之魂本就细微,鬼雾黑蜂魂聚在一起,像是万千蜂针收于一匣——或许是幻璃觉得这些蜂魂还有用,便将其留了下来,并未解离。
雒原也不禁要为剑形小人叫声好,这的确有用、有大用!
《炼器十法》中,洛冼玉选定了水炼之法,而雒原想要专攻的,正是魂炼之法。
魂炼之法立意高渺,意在将生灵之魂印抽取炼化、相互融合,从而诞生出新的属性,也即全新的“炼元”。
雒原的炼门境界自然还摸不到上五法的边,但《炼器十法》由浅入深,还是给出了初学者习练的“教程”。
将鬼雾黑蜂魂炼入飞针之中,使之蕴含峰刺之利与蜂毒,正是小试牛刀的绝好样本。更妙在鬼雾黑蜂魂数之不尽,就算炼上千百次才能入门,也无所谓……
想好蜂魂的处置,雒原自然也不会忘记,玉玦之中还有一块黑蜂巢,藏着一只鬼雾黑蜂的蜂后……
书中纵横三界的“虫魔”,雒原自然有几分向往。但如今千头万绪,现成的法门都学不过来,他可没心思去专研什么御蜂之道——反正蜂巢中还有不少蜂蜜,蜂后一时半会也饿不死,就在灵兽袋中先藏着吧。
检视一番,将古剑中的素魂吸了个饱,雒原又运转萃灵诀,将古剑灵湖撕开,吸了个一干二净。
并非原大侠想要竭泽而渔,而是需要验证一件至关重要之事——他与洛冼玉已定下修行之路,唯一还待排除的阻碍,便是肋下浊气。
依照雒原的设想,要在真气极度亏缺之时,再用《冼玉诀》拔出真气之根——可浊气即是魔气,与混元气和五行灵气都水火不容,万万不可能让洛冼玉一并拔走。
而一旦沌气与五行真气衰竭,肋下浊气会不会趁机兴风作浪,也不好说——不解决这个隐患,原大侠构想的修行路就走不通。
雒原轻抚古剑,似是安慰,又从肋下小心翼翼地渡出一丝浊气,汇入古剑之中。
在雒原目不转睛地注视下,古剑慨然吸纳了那一缕魔气,剑刃上幽光一闪,似乎完全不在意什么清浊之分,灵气与魔气之别。
雒原咬了咬牙,缓慢而持续地注入魔气。古剑始终无半点异常,倒是魔气在古剑上自发流动起来,同样是形成一层流罩,只是遮挡的却是灵气渗入、魔气外泄……
见到这一幕,雒原终于忍不住心中怪话,脱口而出——“你特么这是仙、剑、之种?”
分明是仙魔不忌,正邪不分吧!
原大侠果然没有猜错,在鬼雾岭上【聚灵】不断吸入浊气,他就觉得奇怪。炼元【聚灵】本就来源于古剑,正是这“根”上就不分黑白!
这绝对是古剑的特性,起码同样能吸纳灵气的玉玦就完全渡不进魔气,而雒原也绝对不相信像青玉梨树之类能在鬼雾岭上结出“魔果”。
他尝试用神念与幻璃沟通,半晌只得到一个冰冷的回答——与我无关。
雒原反复琢磨,也只想两种可能,一是古剑“剑胚”天然材质特异,只管吸纳天地之精,却不管什么清浊正邪。
二是梦境中那柄“黑剑”,已悄无声息地映射了某种“属性”在古剑上。
但不管怎样,总算搞清楚了根源。肋下浊气就算无法根除,大不了渡出体外,削弱它、使其不影响修炼大计,日后再慢慢处理。
雒原心中一宽,可目光落在古剑之上,又有点懵——这柄“魔剑”,又要如何处理?
魔气形成流罩,自会遮挡灵气,缓缓吸纳外界的点点浊气。“灵湖”换成“幽潭”,雒原当然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