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胡闹,你马上要给全校演讲的!怎么一点不分场合?”赵清歌薄怒道:“赶紧漱漱嘴,我包里有漱口水。” “就喝了一点点,好吧。” 李培风从善如流,漱口后再返回房间亲赵清歌,这下对方就没那么抵触了。 不过二人也没亲热多久,便下楼和余桦汇合,三人一同前往学生活动中心。 这次讲座规模很大,起初地点定在学校目前条件最好的、能容纳400人的信息化教室;敬文讲堂。 但在决定李培风和余桦两人合作开讲后,校领导考虑到参加活动的人肯定会更多,于是把地点更改成了能容纳八百人的活动中心,而且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 线下通过校公众号预约抢门票,线上就是校内网站直播。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到了开讲的时候,不仅学生活动中心现场座无虚席,校内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也一下子达到了五千人。 北华师所有院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加在一起,全校不过两万多人,讲座还未正式开始便有了这么多观众,赵清歌说李培风要给全校演讲有些夸张,但也没差太多。 “开讲了?” “人呢?” “还有两分钟到七点呢,别急。” 活动中心的舞台之上,摆放了三张沙发一个圆桌,后面的大屏幕上蓝屏白字显示了一句话:“余桦对话人间一两风——当代文学新视野。” 台下师生作为观众熙熙攘攘,议论纷纷。 没让他们等待太久,六点五十九分,赵清歌、李培风、余桦三人一同入场,落座在舞台中心的沙发上。 而掌声在她们入场后便零星响起,随后越来越大。 “欢迎各位参加这次讲座,看来大家都很热情,我记得上次见到这么多人还是在毕业典礼的时候……” 赵清歌是主持人,待掌声逐渐停歇后,拿起桌上的话筒,说起了开场白。 虽然多了余桦,但这次讲座的流程并没有多大改变,首先是主持人赵清歌提出一些问题,由余桦和李培风作答,两人进行交流,之后是找学生提问的问答环节。 其中赵清歌会问什么问题,大多数是跟二人交流过的,他们虽然没有提前将答案写出来记在心里,却也有些准备。不过问的都比较大,只是个开展话题的引子,因为赵清歌不想做个记者,更想让他们两个进行自由讨论,摩擦出火花。 “眼前这两位就是主讲人,我校的余桦教授,想必不用我过多介绍了……” “啪啪啪~” 掌声响起,余桦笑了笑,附和着鼓掌,赵清歌也笑:“另一位主讲人,我校的学生李培风,也是网文作家人间一两风,还需要我介绍一下吗……” “啪啪啪啪啪~” 更热烈的掌声,李培风正襟危坐,默默开启社交达人和形象代言人两个光环。 赵清歌索性不提二人了,待掌声停歇,看了眼后面的屏幕,简单地介绍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院系,但没有提起自己是李培风导师的身份,随后便直奔正题。 “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当代文学的新视野,何为新视野?每个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和思想,对待不同事物也有着不同的视野,包括对文学。” “那么我很想知道,在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这两个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但都在自己领域取得极大成功的作家眼中,他们分别怎样看待文学的?在他们眼学意味着什么?” “相信他们的探讨会是当代文学的一次破壁和交汇,也能让在坐的各位对文学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 话音一转,赵清歌看向二人:“余老师,在您眼中,文学是什么样子的?它承载着什么呢?” 余桦往前坐了坐,拿起茶几上的另一个话筒,稍作试音调整,露出标志性的笑容:“文学其实是给自己的心情找个发泄,或者说是找个慰藉,不管是网文还是传统文学,我想它们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你本来很伤心,看了一本悲伤的书,或许能被感动,以毒攻毒能获得治愈。你本来很快乐,看了一本很爽快的书,心情变得更快乐了,感同身受,切实体会,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如果再硬要去讨论它承载什么,我觉得有些刻意了,就类似于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活着有什么意义?就活着嘛!我写的,《活着》。” 台下轻笑。 这番回答倒是余桦的风格,插科打诨,四平八稳,从不玩什么深沉,但说出来的话永远又给自己留有余地。 编辑跟余桦说他的书结局太灰暗要改,最好光明点,余桦说你只要给我发表,我给你从头到尾都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