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赤壁赋(4 / 5)

无声呐喊。

而他仿的两首诗,《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闪亮登场。

大唐

“……别说,这两首还真挺像,但还是……嗯……原作更好。”

李世民有些吞吞吐吐,可能已经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在,然而无论是《鹦鹉洲》还是《登金陵凤凰台》,给他的感觉都没有《黄鹤楼》那样触人心弦。

堂堂诗仙居然没写过别人,大型社死现场,这不就来了。

李世民不由得对同样本家李姓的李白产生了几分同情。

然而李世民的担忧属实是多虑了,李白其实不需要同情。

李白本人不觉得这有什么,无所谓,敢写他就不后悔。

【这里为李白正名一波,白哥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他还是写了东西的。不过没关系,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相传《望庐山瀑布》也逼得差点让苏轼都没敢落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到底还是诗仙……”

刘彻赞叹不已。

这想象力,真不像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别人看瀑布,可能就是瀑布,而李白却能将瀑布比作银河。

瀑布从高空飞流直下,联想到高悬九天的银河一旦倾盆而出,景象也是如此,壮美阔大,气势磅礴。

【但这也是后人说的不敢动,苏轼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而最后一首《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对于这首诗,苏诗序有云:仆庐山诗尽于此矣。这篇,绝对是足以和诗仙媲美的顶级作品。】

庐山,既天姥山,泰山之后,又一座名山映入众人眼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描绘得很贴切。”

李世民肯定地点点头。

这首诗必须得有庐山之景配合着才能更好感受到其中真意。

庐山的山比较多,有七座主要山岭,因着山势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用俯视的视角去看庐山,更能体会到山势的变幻莫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秦

苏轼的诗,总是充满哲思。寥寥十四字,道尽了人□□理。

秦始皇喟叹。

可能是他见识少,但他见过的诗人里,苏轼是唯一一个真正能寓哲理于抒情中的。

【虽然宋诗比之宋词,名声不显,但《题西林壁》作为宋诗的代表之作,宋诗的真正实力可见一斑。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苏轼的行程。】

六月至湖口,探石钟山。

七月,“回舟当涂,过金陵,见王介甫,留一月而去”。

在金陵呆了一个月之久,看来苏轼是真不愿意去。

刘彻啧啧。

【在那个七月份,苏轼与闲居在金陵的前任宰相王介甫王安石会面了。作为新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的命运那叫个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六年间,王安石两次拜相,两次罢相,和苏轼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再见面,二人皆是感慨万千。】

天幕的画面变换。

“轼敢以野服拜见大氶相!”

只见一老人骑着头毛驴来到江边码头,衣着打扮和普通农民别无二样。苏轼听说王安石来了,头冠都没穿戴整齐,连忙出船迎接王安石。

“礼岂为我辈设哉?”

这世间的礼俗,岂能适用我等二人?

王安石神色十分轻松,示意苏轼不必多礼。

“轼亦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

哎呀知道,反正丞相您的门下是用不着我的。

老本能反应了,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让苏轼下意识回怼王安石。

王安石无语凝噎。

然而一番令人窒息的沉默后,二人相视一笑。

【这是什么,家人们,这是世纪大和解啊!我天呐,你能想象到两大顶流互撕了几十年,斗得你死我活,结果到头来握手言和的景象吗。可太恐怖了,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怀疑人生。】

别说他们了,朕听了都觉得怀疑人生。

宋神宗被这个消息雷得一个激灵,浑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还相视一笑,这画面太美,朕不想看。

这俩人要是真的关系好,还能在朝堂上斗得死去活来,让他只能靠将另一个贬出京城来缓和局面吗?

不能。

更别提他自己就是站在新法那一派的了,不讨厌保守党才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苏轼还没发话,王安石便已经冷哼一声,将自己积攒许久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他俩的关系是君子之争的关系,即使政见不尽一致,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宋,这一点,苏轼和他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