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赤壁赋(4 / 5)

西湖还是很美的。】

【初来乍到的苏轼,对有着无限美好的杭州流连忘返。寄情杭州山水间,面对西湖,苏轼福灵心至,写就传世名篇。这诗有多厉害?可以说,这首诗就代表了西湖。】

“好美……”

众人屏息凝神,这一刻没有人说话,都在静静欣赏眼前的景色。

这是在天幕上第一次见到美丽的湖泊,在此之前,他们见到最多的都是太阳啊,大海啊,沧海桑田,惊天巨变,大山大河,气势磅礴。

但是西湖和这些景象截然不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灿烂的阳光下,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这是西湖的晴天。

细雨朦胧,给周围的群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隐隐约约,时隐时现。这是西湖的雨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不就来了。

“西湖之美,尽写无余。”

饶是李白都忍不住为之折服。

这个比喻真的太绝了。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美丽的西施,子晴也好,雨也罢,淡妆也好,浓抹也罢,对于真正的美人美景而言,没有区别,因为怎么看都好看。

【然而时隔近二十年后再看,苏轼痛心疾首,西湖啊,你怎么变了呢。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相当于你年轻时候暗恋的那个校园男神,等二十年后同学聚会你发现他变成了中年秃头大叔,理想直接破灭。】

奇妙比喻。

刘彻忍俊不禁。

不过人老了会变丑,这倒是没说错。

身为一个好皇帝,他已经很辛苦了,只能挑一挑赏心悦目的人陪在身边,好养一养自己看奏折看到酸涩的眼睛。

但是有的人,无论男女,都是有花期在的。而那些过了最佳赏味期的,刘彻遗憾表示,朕会记得你的,然后又换了一批新的。

【我们呢,幻灭完就抛在脑后了,而苏轼,不好意思,他接受不能。苏轼下定决心,他要整治这里,他要改变这里,是的,他要还原西湖当年的貌美

如花,

风景如画。】

【于是苏轼开除葑田,

恢复旧观,与当地百姓齐心协力,率众疏浚西湖。在大家不懈努力下,西湖的美貌得以重见天日,甚至变得更美了。】

“居然还能变得更美么?一个湖泊而已。”刘彻不以为然。

而有的人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因为之前他们见到的西湖已经很美,很漂亮了,有点想象不到一个湖泊,动也不带动的,再好看又能好看到哪儿去呢。

女声:

【众所周知,西湖有十景,它们分别是……】

西湖十景的名称一一陈列其上。

大汉

“这些名称都好有诗情画意。”

曲院风荷、三潭印月、断桥残雪……

这一个两个的,光是名字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让人忍不住对这些地方心向往之。

“苏堤春晓,这个景应该和我有关吧。”

白居易有白堤,既然天幕都将我们放一块提了……再加上他让西湖变得更美。

苏轼觉得苏堤春晓是他的把握应该是十拿九稳。

【而苏轼一个人,就给西湖添了两个著名景点,苏堤春晓和三潭映月。】

两个诶。

这个结果苏轼有些意外。

【先说说苏堤春晓。和白居易的白堤一样,苏轼也有自己的苏堤。西湖上的苏堤正是苏东坡所修筑的。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已经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

天幕的画面流转。

春日拂晓,晨光初启。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道长长的堤坝。沿着苏堤,周围的湖光山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西湖全景一览无余,怪不得位列西湖十景之首。”

资深驴友·李白给予了苏堤春晓充足的肯定。

即使不知道苏堤春晓是否是西湖最美的景色,但是光凭借这个大全景,苏堤春晓即使不是第一,那也得是压轴。

用来做开场或者总结,都十分合适。

【而论起来苏堤的修建,也充满了苏轼的智慧。】

哦?说来听听。

刘彻表示自己洗耳恭听。

【首先,取之于湖,用之于湖。苏堤正是苏东坡发起西湖清淤后,由湖里挖出来的葑泥堆积而成的。】

【除此之外,当时杭州百姓遭遇荒年,苏东坡就依靠修筑长堤,以工代赈,使得百姓得以度过灾年.据说堤成之日,杭州人杀猪宰羊呈给苏东坡,他不肯独自享用,就让厨师将肉烧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