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成立北镇抚司(1 / 2)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十九,皇太孙朱允熥设北镇抚司。

锦衣卫明面上只是皇帝的仪仗卫队,巡查缉捕的职能只有少数亲信锦衣卫才有,且没有正式的职位。

饶是朱元璋喜欢任用锦衣卫,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镇抚司,在洪武朝并未出现。

真正将锦衣卫发展到极致的,是明成祖朱棣,也是他设立了北镇抚司。

洪武朝的锦衣卫,只有镇抚司,不分南北。

镇抚司只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

之所以后来分南北镇抚司,是因朱棣迁都北京所致。

明朝迁都后,原来在南京的锦衣卫,称为南京锦衣卫,用以养老。

而后设的北京锦衣卫,成了真正的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案件,可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南镇抚司,依旧负责本卫内部的刑名司法事务。

在朱允熥的运作下,真正的特务机构“北镇抚司”提前问世!

他重新倚重锦衣卫来监察、刺探、逮捕官员。

北镇抚司核心职责是专治诏狱,直接向皇太孙负责,锦衣卫长官也不能干预。

毫无意外,纪纲成了北镇抚司首任镇抚。

普通卫所中的镇抚是从五品,朱允熥特将北镇抚司镇抚升为从四品,以示特殊。

摆明了,北镇抚司就是为皇帝固控臣子的工具。

往往新部门成立,定然会有一番热闹景象。

就如同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成立之时,赶上了胡惟庸案,热闹了好些年。

现在北镇抚司成立,纪纲新官上任,又接了皇太孙的大单,别提多精神了。

一时间,京师缇骑四出。

洪武大街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嘶声,时而伴随着高喝声:“闪开!”

众人转脸一瞧,一队身穿青绿锦绣服,腰挂绣春刀的人策马而来。

“是锦衣卫!”

“看来又有哪位大官遭殃了!”

街旁人纷纷议论,他们不知道北镇抚司单干了,只道是锦衣卫厉害了。

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这帮官员是得罪的皇太孙。

昨日,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私下议论皇太孙得失,被锦衣卫抓入诏狱。

太常少卿廖升,与郑公智交好,知道自己无法逃脱,痛哭与家人诀别,自缢而亡。

还有监察御史王度,在文华殿大骂皇太孙凶残,以语不逊论死,被皇太孙诛族。

又有监察御史董镛,学人家在午门求雨,矛头直指皇太孙。

结果被抓论死,妻女发配教坊,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今天,锦衣卫抓的是监察御史甘霖。

这帮嘴炮惹事全凭一时之快,妄图青史留名,丝毫不顾及家人和九族的感受。

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唏嘘不已。

诏狱就是个修罗场,进去后只要活着出来就能成神。

比如凉国公蓝玉,从诏狱出来后成了太子太师,现又得赐郡王府一座,跟位列仙班没两样。

御史甘霖就不同了,他在诏狱里被锦衣卫喂了毒药。

如果毒死,那是解脱。

可甘霖吃了几斤毒药,却一直不死,是真难受啊!

锦衣卫控毒大师的具体手法是这样的:

给甘大人先灌三两毒药试试体质。

察言观色,掐时间快毒发时再灌解药。

等甘大人恢复一点元气了,再灌毒药。

接着再灌解药,再灌毒药,再灌解药……来来回回捯饬,直到招供。

最后甘大人吃了三斤毒药终于受不了了,在诏狱求死,当场被戮。

想死还不简单?

没有人惯着他。

……

黄子澄府上。

几个太医院来的太医,以及四名挎刀锦衣卫,立在房间内外,排队准备给黄子澄“看病”。

这次由纪纲亲自来会诊。

床前的帐子垂放下来,黄子澄的手从帐子内伸出,一個花白胡子的太医正为他把脉。

很快,花白胡子太医把完脉,退了下来。

另一名中年太医上前继续为黄子澄把脉。

纪纲问花白胡子太医:“张太医,黄学士病情怎么样?”

花白胡子太医认真地说:“从脉象上来看,黄大人无甚大病……”

没等他把话说完,纪纲把脸一沉,呵斥道:“黄大人病成这样,你还说没什么大病,是何居心?来呀,把这个不学无术的老家伙扔到井里去!”

门外应一声,进来两个锦衣卫,不由分说,将花白胡子太医一把扛在肩上,往外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