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吐露第一丝微光的时候,都安县南城的庄子上,一座房屋紧挨着枝叶茂盛到惊人的大树,被人推开了门。
自从辞去了教书先生一职,这几天清闲的很,总算有时间将几本一直没有看完的书细细品读完。都是吴家珍藏的孤本,虽然借给了自己,也要尽快读完才是。借书和借钱一样,都讲究个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虽然吴家人几乎是全族搬走,但总会有人留守在那座视为命根子的藏书库。
都安县上的县学开了,和自己的天马行空不同,那里的先生教的是考科举的金科玉律,都是最实用的知识。皇帝将吴家人召进京城,摆明了就是想扭转凌国文弱武强的风气。想来今岁的科举,吴权清就是那当仁不让的主考官。到时候无论录取了多少人,都会被打上吴家门生的烙印,这也算是赵光送给吴权清的一份慷慨大礼。
那吴家要怎么回报呢?
朝廷要给吴家一百多人授官的消息瞒不住人。还没等赵行带吴家离开西南地界,就已经是甚嚣尘上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更不用说这赤裸裸的恩宠。虽然同族之人同朝为官可以相互引援,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让吴家成为整座朝堂的参天大树,总透着股皇帝没安好心的意味。
不过这些事情,和遥远的都安县庄子无关。前些日子自己动手,架了几道篱笆墙,将那棵巨大的柳树,圈进了小院的范围里。每当微风吹过,柳枝就像情人的手,轻轻柔柔地在空中拂过,很是好看。不过也有个小小的困扰,等到了秋天,到时候再刮风吹起来的,可就是满地的柳叶了。
拿着书的张二良没有着急走,反倒是看着那棵柳树,淡淡道:“被邀请来的才算贵客,不请自来的,可就是不速之客了。”
风吹过,将厚厚的柳枝吹动,露出藏在枝叶间的人影来。那人冷哼一声道:“谁稀罕做你的贵客。”
张二良轻声道:“既然不是来做客的,那就是来寻仇的了?”
树上的人似乎被他的话刺激到,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一股浓烈的剑意蓬勃而生,随着他轻轻一动,柳枝都跟着摇摆起来,剑意更甚,但不知为何,这实力惊人的剑客过了这一鼓作气的劲头之后,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张二良手拿着那几本珍贵的古籍背到身后,一只脚轻轻向前踏出,顿生一股蓬勃气势,比之树上剑客的剑意还要惊人。随着二者相接,那剑意迅速退去,只将满树的柳枝震得一阵摇摆。
“你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一个连剑都不敢出的人,还算什么剑客。”张二良轻声道,只是语气中没有多少嘲讽,反倒是有些唏嘘。
树上之人久久没做声,两个人隔开几步距离,就这么平静相对。
等到庄子上的食堂升起炊烟,成群结队的小孩子一边高声背诵着昨日学堂里先生教的文章,一边匆匆地去吃饭准备去上学,那树上之人这才有了动静:“我来是想告诉你,他是个好孩子。”
张二良一直没有表情的脸上竟然浮现一丝笑容:“我知道。”
庄子的路被张不周命令重新修过,比之前一下午就满是泥泞的土路好走很多。路的两侧栽满了树,树下则是围了一圈不知名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黄的,各种颜色的花朵挤在一起,在风中吵闹着盛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当刻意去闻的时候,又会消失不见,徒留遗憾。
见到张二良的身影,准备上工的庄户们都会停下脚步,客客气气地叫上一声二先生。即便是最调皮的孩子,在张二良的面前也会收敛许多,恭恭敬敬地行礼,道一声先生好。这位在庄子上孤独地守了七年的先生,虽然从今以后不再教授他们,但没有人不发自内心地尊敬他。
走马河上的那座桥也被重新修了,站在桥面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远处的新堤,据说快要完工了,与新河道一起,可以开垦出足够养活几万人的良田。虽说远了点,但对踏实肯干的庄户与流民们来说,无非是早出晚归的事,算得上什么辛苦。
都安县学的位置,就在桥下不远处,早到了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早课,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让人觉得比什么都好听。
走进吴家村落的深处才能真切感觉到,吴家人真的走了,将那几本藏书原样归还给留守藏书阁的吴家老人,谢绝了他让自己再挑选几本的美意,张二良说不上来是种什么情绪,不急不缓地朝着县城走去。
庄子上的食堂还开着,不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强制所有人将粮食上交以后去那里吃饭了。这次要置办上锅碗瓢盆之类的用品,米面和调料也要买上一些,多年未曾下厨的自己,也不知道手艺有没有落下。
说起做饭这件事,张二良脑海中浮现一名女子的身影。记得刚认识的时候,那女子便以一手极高的厨艺震惊到了他。一向讲究张弛有度的自己,在她做的菜面前总是不由自主地失了分寸。而她也不会取笑,笑盈盈地去帮自己把饭添满。她的胃口很小,吃完了以后就坐在一边看医书,偶尔抬起头看看自己,轻声地说上一句:“慢些吃。”
集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