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内有乾坤。 赵石岩作为开封府尹,执掌京畿诸事,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 就算是要夸奖,也应当由陛下,轮不到赵桓出言。 因此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透出一个重要信息。 那就是…… 赵桓不再抗拒储君之位,他要登绝顶! 以李纲和赵石岩的城府,岂会不知赵桓的眼下深意? 此时他们只要不接茬,就可以明确与赵桓划清界限,明哲保身。 但二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江山稳固,国泰民安。 他们亲眼见证了赵桓对这个国家的价值,若是赵桓能够登绝顶,自然是这个国家的福气。 赵石岩并未有太多迟疑,他果断作揖回礼。 “多谢王爷关心。” “王爷离京,恐有小人趁虚而入,下官趁着王爷离京这段时间,维持京畿秩序,乃是分内之事。” 这番话,已经是明确回应了赵桓。 你想要登绝顶?本官助你一臂之力! 既然连向来谨慎小心的赵石岩都表态了,李纲自然也不遑多让。Πb.γ “殿前司只有下官和几个同僚来了,殿前司都点检,并未到场。” 李纲的意思也很明白,他现在还不是殿前司的最高统领,话语权还不够重。 只要赵桓帮他拿到殿前司都点检的位置,他便跟随赵桓一条道走到黑。 二人的回应,令赵桓颇为兴奋。 这意味着,他朝绝顶迈出了一大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本王返京,需先向陛下述职。” 听到这话,李纲和赵石岩带领群臣,立刻向路两边推开,让出一条通道。 同时做了个请的手势,异口同声道:“陛下已经在大殿等候,王爷,请吧。” 今天的大行封赏,既是赵桓收回护国成本的大喜日子,同时也是他向赵佶表明态度的时机。 在一众大臣的拥趸下,赵桓并未按照以往的习惯,先回王府和家人团聚。 而是直奔皇宫。 此时,大殿内已经群臣齐聚,赵佶也在等待着这个国家最大的功臣登殿。 传令太监,不断向赵佶汇报赵桓的行程。 “陛下,定王已经朝皇宫而来。” “陛下,定王已经穿过封丘门。” “陛下,定王已经抵达宫门。” 消息每传回来一次,赵佶的右眼皮就跳一下,心情越发沉重。 他这个儿子,太优秀了,既令他欢喜,有令他惶恐。 身为人父,有此子,当值得骄傲。 可是赵佶之前的所作所为,恐怕已经在赵桓的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他已经不知道,能不能与赵桓修复关系,父子重归于好。 如果可以,他甚至可以废掉王黼,重用赵桓。 心情复杂沉重的人,绝不止赵佶一人。 王黼也好不到哪去,他返京之后对赵桓的打压,已经彻底失效,一旦赵桓撑着功绩傍身,对他展开疯狂报复,只怕是难以应付。 一旁的吴敏,也眉头紧锁,作为主和派的领袖。 易州之战,无疑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原来英勇作战,真的能够击败金军。 很显然,和谈在朝堂上,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 就在君臣各怀心思之际,传令太监的嗓音,在殿门处响起。 “定王到。” 一瞬间,现场所有的视线全部汇聚而去。 只见赵桓甚至都没有卸甲,就这么煞气绝顶的矗立在殿门外,一双虎目,直视前方。 貌似是看向陛下,实则却是谁都没有看! 好一个目中无人。 赵桓仅仅是一露面,就成功引起了不少大臣的敌意,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言语。 毕竟赵桓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他本身的地位和威望。 这个时候将矛头指向赵桓,无异于自取其辱。 赵佶也被长子的气势惊了一下,但是功臣凯旋,他必须封赏,只能故作镇定道:“宣王进殿。” 在传令太监的通报下,赵桓这才迈步跨过门槛,步入大殿。 因为身披重甲,他每迈出一步,都会发出一声闷响。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