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宋有哪个官员,可以承受得起“言官无罪”这个特权,那么周浦绝对算一个。 长福理解不了赵桓和周浦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赵桓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 “周浦确实是个好官,可问题是,他整天去弹劾你,现在没人理他也就算了,万一哪天有人把他的话当了真,该怎么办?” 面对长福的关切,赵桓会心一笑。 “周浦一天弹劾本王八遍,以至于陛下听到有人弹劾本王,就心生厌烦。” “周浦这看似令人厌恶的举动,实则却是在帮本王分摊压力。” 听到赵桓这番话,长福不禁陷入了沉思。 分摊压力? 难道周浦的所作所为,非但对王爷无害,反倒有利? 片刻过后,长福不由眼前一亮。 “王爷,我知道了!” “您的意思是说,周浦整天去弹劾,那些真正意图对王爷不利的歹人,反倒就没机会弹劾了。” 赵桓背着手,笑而不语。 周浦这家伙,虽然乍一看之下,对赵桓一百个不待见,但每次出手都对赵桓极为有利。 一次两次是巧合,每次都这样,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赵桓刚举荐周浦担任礼部尚书,周浦反手就安排赵桓参加两国和谈之事,这便是默契! “长福。” “王爷,有何吩咐?” “金国使团即将抵京,本王要让他们气势汹汹的来,光着屁股回去!” “传本王命令,王府亲兵,虎翼军,杨家军,敢战士,全部派出代表进京,本王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阅兵!” 大阅兵? 长福虽然不知道赵桓要干什么,但以赵桓的性格,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动作。 长福不敢迟疑,立刻领命去办。 想要在谈判桌上获得好处,即便是把嘴皮子磨烂,也不如直接亮拳头效果显著! 这场大阅兵至关重要,不仅决定了大宋的未来,更决定了赵桓能在金国身上捞多少好处。 至于继承大统一事,正处于外交谈判的风口浪尖上,还不便出手。 一旦国祚有变,金国必定会大做文章,到时候赵桓可就被动了。 所以集中精力筹办阅兵,同时削弱架空赵佶的权力,此乃正道。 “陛下!陛下!” 传令太监匆匆跑进御书房,跪倒在龙案前。 “启禀陛下,就在刚才,定王下令,召集虎翼军和杨家军的部分兵力进京。” “就连敢战士都被召回。” “王府亲兵正在披挂……” 什么?! 赵佶犹如触电,直接站了起来,眼神尽是难掩的恐惧。 “那……那个逆子,果然要发难了!” “快!快召集禁军,传令殿前司集结大军,镇压那悖佞之徒!” 随着一声令下,皇宫禁军纷纷涌出,昔日里威严庄重的皇宫,转眼就变成了武装到牙齿的要塞。 殿前司都点检,接到命令,也被吓了一跳。 “定王谋反?!” “这怎么可能?金国使团马上就要进京了,就算定王要谋反,也绝不会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都点检的质问,负责传令的禁军也是一头雾水。 “刚刚从宫里传来的紧急命令,属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奉命传旨而已。” 都点检虽然觉得里面有问题,但他不敢违抗圣旨,只能下令集结兵马。 就在传令官即将冲出殿前司的紧要关头,李纲及时出现,拦住了传令官。 他第一时间找到都点检。 “大人,定王绝无谋反之意,集结兵马,那是为了向金国使团施压。” “请大人立刻进宫,向陛下禀明实情。” 闻言,都点检脸色难看至极。 “定王为何不提前向陛下报备?若是惹出大乱子,他能负的起这个责任吗?” 面对都点检的呵斥,已经成为殿前司二把手的李纲,话锋一转。 “王爷刚立大功,如今全心全意应付金国使团,怎么朝廷却防王爷如防贼?” “稍有风吹草动便杯弓蛇影?!” 都点检一阵语塞,没办法,只好立刻亲自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