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当成马拉松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跑步可以是机械运动,脑子放空,依照长期训练的惯性一路往前没有问题, 弹琴更准确的比喻应该是精神的马拉松, 比号称挖十吨煤的拉三还要费劲,接近十二个小时, 体力、耐力和智力联合赛事,没有人跑完之后是轻松的,跑过的卫丛和王曦再清楚不过了。
但简一鸣差的就是这个,卫丛一直没有心思给他做拉练,王曦的到来刚好填补了这一块。
第二十一首,华尔斯坦。
第二十三首, 热情。
简一鸣中间明显掉线了一下,差点节奏崩掉。
一个人,只有他一个人,当他踩空掉在悬崖边上的时候, 哪怕王曦和卫丛就站在他旁边,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
万丈悬崖也只有一个人克服这就是演奏圈的独木桥。
卫丛终于感受到了那种提心吊胆, 老师坐在台下看着台上学生演奏该有的提心吊胆。
第二十五首。
简一鸣这一天, 好像修了个仙,脱离了吃喝拉撒的凡俗境界, 只需要在琴房里和贝多芬斗智斗勇。刚开始他还记得王曦的存在, 弹着弹着,这个世界上好像就剩下他和钢琴, 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钢琴上面的贝多芬。
这位一米五几的小巨人有一头跟教科书照片上一模一样的卷发,生活迅速把他的黑发漂染成了银色,他看上去有些严肃, 目光严厉,眉心有明显的“川”字纹,像个不高兴的小老头,居高临下地看着简一鸣。
小简同学表示自己不喜欢这样的贝多芬。
但是他心里的老贝是什么样的呢
简一鸣顺着曲号弹下去,一路在思考。
贝多芬把自己的人生都写在会在乐谱,喜欢用音乐玩小游戏,有些只有在谱子上才能看见的促狭和闷骚,有钢铁的一面也有柔情的时候。
他应该更可亲一点,面冷心热,是个顽固也可爱的小老头。
这样的人应该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呢
第三十首,e大调钢琴奏鸣曲,o109。
贝多芬晚年的佳作之一,献给马克西米里安娜布伦塔塔的作品。
贝多芬晚年作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外转向内,早期的悲怆还有明显的英雄性特征,热情奔放,晚年作品就开始内化审视自己,更多凸显“贝多芬”这个存在本身的体质。
109最明显的特质就是他内心的矛盾,复杂而矛盾的情感通过变奏体现,打破了传统“快慢快”章节的平衡布局,创新地运用“快快慢”,把中间经常作为过渡的慢章节挪到了最后的同时,压缩了前面两个乐章,将整首曲子的重心移到最后。
第一乐章只有九十九个小节,只有三分半钟的演奏时长,异常短小精炼,速度、节拍在乐谱上就能看出来主部和副部的强烈对比,矛盾出现。第二乐章演奏时长缩短到两分半钟,速度快,情绪兴奋,激烈而浓缩,消极和积极的情绪相互对抗。
王曦在这里眉头紧皱。
简一鸣矛盾纠结的情绪融入了曲子里,过分情绪的袒露让这两个乐章的矛盾合紧张感大大增加,到了第三乐章的慢板有些衔接不上了。
画面定格在驰骋的骑士骑着他心爱的马穿梭崇山峻岭之间,当然越过两座小山来到链接最后那座险峻高山的吊桥时,粗鲁的动作和过快的速度让那座年久失修的吊桥摇摇欲坠,在他即将踏上第三乐章时差点断裂,减速不及之下,生死临头的骑士只能奋力一搏,纵身跳过最后的路段,险之又险地攀上了山崖,但他的爱马跟随那断裂的吊桥,掉落崖底了。
还是不够稳。王曦把这一点记入笔记本里。
但简一鸣的另一位指导老师,卫丛只想为这惊险的一幕鼓掌了,就像乘客为惊险降落的飞机机长鼓掌,然而这看热闹意味大于鼓励的掌声马上就被阎王王无情镇压。
登上了峻岭之后,第三乐章的六次变奏就顺利得多了,没有摆烂的简一鸣把六次变奏安排的清晰明白,将这个核心的乐章演奏足够纯净和温暖,最后在暖色调的音色中结束,呼应了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第三十首有惊无险,马上就到了倒数第二首简一鸣非常熟悉的110。
时隔半年之后再见110,简一鸣的情绪比上一次要好多了。
高一期末的演奏考试,是简一鸣执意为他爷爷举行的葬礼,哪怕那个时候老人家已经离开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可是他可爱的孙子依旧决定为老人家举行一场举世无双的缅怀。
卫丛看到选曲的时候就知道了。
而现在,简一鸣已经冷静了下来,那些宛如熔浆般炽热危险的情感冷却了下来,化作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成为简一鸣内心地壳的一部分,成为他遮天蔽日未来的坚固支撑。
如今的110就是这种支撑之下成长起来的分支,绝望的叹息和希望的新生相辅相成,细节处理得更加得心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