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在大迁徙过程明的传播及发展(4 / 4)

凿壁窥光 江枫客栈 3482 字 11个月前

四川西北等地区的松潘高原上,成功发展了适合高寒及干旱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他们成功驯化和栽培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适合旱地种植的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同时他们成功驯化了牦牛、绵羊、肉牛、驴和狗等适合北方寒冷气候圈养的动物,他们为人类向寒冷和干旱地区迁徙和定居提供物质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生活和定居在松潘高原上的古越人他们被中原王朝的史官们成为氐。在古越语中氐di有‘好’、‘耕田’等意思,因此氐有好人和种田人的意思,目前越族的近亲云南傣族自称为di或者dai,在这里di是嫡系,“帝di”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对母系氏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按照母系氏族社会的规定只有嫡系的女性长者才能称帝,帝是母系氏族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氐或者帝的民族肯定是古越族中的贵族或者王族。

松潘高原一直是中国西北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传统居住地,这里地名和山水名充满古越人的文化特征,“松潘”用古越语解读的意思是“双城”或者“两村”,松song在古越语中是数字“二”;潘pan或者ban在古越族中是家、村庄、城市等意思;在松潘高原地区,很多高原台地被成为“坝ba”或者“纳na”,na在古越语里是“水田”的意思;松潘高原上很多河流带有“大da”这个音节,da在古越语中是“河流”的意思,松潘高原上最主要的河流叫“大通河”,按照古越语解读,这条本来应该叫“大通”,“大”是河,通tong或者duong在古越语中是光亮、闪亮、光明的意思,古越语定语后置,因此大通的整体意思是光明河,大通河为东西流向,终日流水涛涛,在阳光明媚的在早晚时段,这条河的水面肯定闪耀着五彩亮丽光芒,用大通来命名这条河流真是非常贴切,并富有令人遐想连篇的诗情画意。

最终,氐人与游牧民族羌人融合,形成了全世界最早最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草原、西伯利亚草原上放牧,并发展成全球的黄种人游牧民族。氐羌族发展成熟后,他们进入河西走廊地区、阿尔泰地区、新疆天山地区,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三国交汇处的阿姆河流域绿洲等中亚地区,然后氐羌民族再进入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交汇地区、近东小亚细亚地区、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欧洲等地区,他们在这些地区都发展滋养和孕育当地新文明的农业和畜牧业,以及村庄、城市和国家。

距今1.5万年时,古越农耕及游牧民族基本上完成了在世界各地的大迁徙,此后中亚、中东、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人类种族及文化逐步完成大融合和新发展。

在完成大迁徙和民族融合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国大陆地区逐步诞生了华夏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明;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这些文明社会都是以农业经济立国,这些以定居民为主体的社会,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文化和艺术,这些文明的发展为人类走向安全、富足、自由和快乐提供了新保障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