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约就是孙大圣的一生,初时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孜孜不倦的去学习,掌握了本事之后,觉得天下唯我独尊,很快就迎来了一次次的挫折,在挫折中不断的沉淀,与现实不断的妥协,最终和众人一样。
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条条框框妥协,就是那道金箍,孙大圣头上的金箍,从来不是菩萨给他戴上的,唐僧紧箍咒也从来无法左右大圣的行为。
大明皇帝朱翊钧,从当上皇帝那天,就已经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金箍,这道金箍就是江山社稷,就是万方黎民,他不能肆意妄为。
而现在,朱翊镠正是天下唯我独尊的时候,而大明皇帝,就是朱翊镠的天。
朱翊镠在京堂作恶多端,恶贯满盈,敲诈勒索西土城富户、大肆搜捕异见人士、炮轰连云书坊、辱没斯文将士人挂在城墙上、将十二家书坊连根拔起掘地三尺,现在还要把人送到午门的大刑堂进行公审,这就是大闹京堂的朱翊镠。
现在朝中的留守大臣,居然一言不发,即便是以骨鲠正气著称的沈鲤,也就是简单询问了下驾帖的事儿,得知潞王是有驾帖才抓人的时候,选择了沉默。
廷议在继续,但是朱翊镠却是哈欠连连,他有点懒散。
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幼滋眉头紧蹙的说道:“有科道言官说:天厌其伪,亦已甚明,况依方而炼,计日而待,圣明所照,亦可以洞悟矣,今工役繁兴,科派叠出,财榖耗竭,兵马罢敝,生民困穷,日甚一日,若亲儒臣、明正道、行善政,自足以感召嘉祥,培益圣寿,永享和平之福,何假于彼异端之说哉?”
“这话的意思是,天厌恶虚伪,这是历史证明的,就像是炼丹一样,依照丹方炼制,只需要计算时日等待就可以成功,亲儒臣、明正道、行善政,是大道,但现在陛下被蒙蔽,假于异端之说。”
朱翊镠猛地坐直了身子,抽出一道空白驾帖来,厉声说道:“何人所言,赵贞元,立刻将其拿下送北镇抚司衙门!”
杀人放火抓人敲诈勒索,是昨天作的恶了,今天,从廷议开始作恶!
“皇兄在的时候,不敢说,皇兄去了南衙,一个个跳出来了,这言官什么意思?假于异端之说?异端是什么?是矛盾说,是公私论,是生产图说,是阶级论一二卷吗!放他娘亲的狗臭屁!万历维新十二年,无一事不证明矛盾说是正确的!”
“被人蒙蔽,被谁蒙蔽?被先生?被王次辅?他敢把话说清楚吗?!”
“他这就是觉得孤是个孩子,欺负孤不懂事,糊弄孤,还要离间孤与皇兄的关系,其心可诛!”
朱翊镠这些年跟着御门听政,到底是把贱儒那一套都学了去,扣帽子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信手捏来,其实细看,科道言官们平日里也都是这般说话,但立刻被朱翊镠打到了离间亲王和皇帝的大是大非上去。
这些个贱儒平日里最喜欢上价值,把小事拔到一个可怕的高度,比如朝日坛咳嗽劾罢谭纶。
李幼滋和沈鲤目瞪口呆的看着朱翊镠,这么一大顶帽子,扣得如此丝滑?
“孤可不是皇兄,有那个耐心宣见来,语重心长细心解释,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孤就是听不得他胡说,立刻去拿人!”朱翊镠把御案拍的砰砰响,令缇骑去抓人。
“等下,赵千户等下。”朱翊镠忽然伸出手,让准备动身的赵贞元坐下。
李幼滋赶忙说道:“陛下深居九重而言路之臣皆畏罪隐默,言臣若复不言,谁肯为陛下言者?殿下明事理,知言官为陛下耳目之臣,理当容其言谈。”
李幼滋还以为朱翊镠幡然醒悟,明白了言官们的重要性,所以才选择了罢手。
“不不不,辛苦总宪,把御史们的奏疏都拿出来,孤要看看还有什么逆天之言,一并抓了,省得缇骑一直跑来跑去了。”朱翊镠连连摆手。
显然李幼滋误会了他的意见。
朱翊镠不是不抓人,是打算,扩大化!
就以为贱儒会这招扩大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朱翊镠看了十二年,对这招了熟于心。
要用宗教打败宗教,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李幼滋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思议的看了很久,才说道:“啊这,臣看看,看看还有几本奏疏。”
大明右都御史李幼滋已经汗流浃背了,他现在就一个想法,陛下南巡的时候,就该穷尽一切办法,哪怕抱着车轱辘也要跟着一起南下才是,这伺候潞王,真的是巨大的挑战。
天下事,少无缺,既已得,必有失。
那么朱翊镠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事,他失去了什么?他对皇位没有任何的觊觎之心,这就是朱翊镠失去的东西。
这比磨坊里的驴还要累的皇帝位,谁爱干谁干,不是太子还小,潞王打死也不愿意从美人堆里走出来,处理这些个庶务,有功夫和万国美人研究下绳艺,才是妙事儿。
赵贞元在确定了‘意见篓子’的名单之后,带着缇骑直扑都察院,在一阵哭爹喊娘之后,赵贞元带走了三名御史,这些御史将会被关在北镇抚司衙门里,放出来,且等陛下回京后才有可能。
廷议颇为漫长,长到朱翊镠一直盯着文华殿上的座钟,自从正衙钟鼓楼建成之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