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山古潭旁,老柳依依,小潭映月,白沚端坐巨石上,披头散发银霜雪,丝丝缕缕太阴精华注入他的每一个毛孔里,渗透肌肤,游走大小周天化为法力凝聚妖丹之内。
体内妖丹悬于丹田,妖丹仿若是一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无底洞,一刻不停的吞吸着太阴精华。
白沚元神灵台观想着一轮皎洁明月,低声念诵道经:“月府太阴,照澈光明,玄玄幽显,浩浩育阴,吾取真气,异之傍星,生之者吉,念之者昌……”
在他的识海里自己元神仍旧是一条白蛇,仰望着观想中的太阴月星,新月朔日、上峨眉月、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
太阴月形变化每日,白沚心中观想之月也随之变化,白蛇望月日久不息。
白沚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元神沐浴太阴月华里每日都在增强,不过强的很少很少,几乎百日才能强大那么一缕。
百缕加注元神上方能让他的元神强大那么一寸。而上境界的天地法相凝聚除去要领悟天地之力外,更需要强大的元神。
元神越强大,法相自然更强大,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元神只能无缘问鼎巅峰。
道经中除去这些修炼之法,还多次提及了光阴流逝、光阴逆转、光阴长河等道意。不过这些太高深了,白沚目前无法修炼。
但是他却发觉自己的本命神通,金瞳定术有那么一丝时间大道的痕迹,当日渡劫之刻,他能定住雷电虽然极其费力甚至伤了法目,可最终还是做到了。
寻常的定身术可不会包括定风、定水、定光……而他的金瞳甚至可以定绝大多数事物。
能做到这样的,也就只有时间静止了!
白沚还在道经外得到了几种神通,这些神通与道经并不是同一种,可却都是一脉相传的的传承,只是古文形状完全是两种文字,若非直接显化神魂中他根本不知道那些奇怪的字符是什么意思。
其中神通最让白沚惊叹的便是“镜花水月”这个神通。将幻术与月华之力结合,真真假假,虚实相济,可幻出被他元神即刻过的神通,幻到极致真假难辨。
还有便是月炼之法,以月炼器,和白沚曾经利用月华洗炼法宝相似,不过更为精巧,所炼法宝也更神异非凡。
最后一道神通是名为太阴道兵的神通,和道门的黄巾力士颇有相似,不过是以月为引,采用阴阳相济之能炼得道兵可行走阴阳,不惧水火,妙用无穷!
白沚盘坐月下夜夜不息,静修太阴道经,用月炼之法再祭太阴弓。
法宝在精不在多,特别是对于妖修而言,培育温养一件法宝都会拖慢他们的修炼速度,哪怕化形大妖寿命悠久可中境界仍是有寿元限制的,还有命劫、人劫、运劫等灾难,若长久不修持正法,终会化作一捧黄土。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白沚站起身通体月华寒霜尽去,白发再次转为黑发。
这是白沚道体对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感作出的正常反应,每到月上中天时就会化为白发,当太阳升起时它就会转为乌黑长发。
抬起头,虺山上早已凝聚起无数的香火神力,其中天沚国万民最多最纯粹,其次是大晋万民,再次是越国幽州之外的百姓。
这些庞大的香火神力足以让任何一位神官心动,哪怕是祁南州的州城隍。
虽然徐达已是地品境界的阳神,可出了神域便只剩玄品实力,他只享一州万民祭拜,而白沚则是享数州万民供奉。
只要白沚愿意弃妖道入神道,用不了百年就是另一尊地品神邸。
白沚默默估计了一下,摇摇头道:“还不够。”
他翻手取出了一颗黑色妖丹,其中浑厚妖力流失不少但仍旧算是一颗化形大妖的妖丹。
他曾在未化形时就想着塑造出一具神躯,成为香火神尊入主神域行柳仙之道,也能让白沚不必每天都去应对繁琐无比的信众欲望、所求所想。
白沚踏步走入潭底,潭水自发两分而开,浑身衣衫滴水不湿。
在潭底是虺山灵脉汇聚之地,山水交汇,暗河沉金,是一处地灵宝穴,有白沚护持了将近五百年已经诞生了灵物。
其中孕育出了一种颇具灵性的神泥,名为水元神泥,具有水行元气的灵土。
白沚来到潭底,取走了一小部分不伤灵穴的神泥回到了岸上。
他盘坐在巨石上亲手将神泥捏成了一个个人偶,一共捏出了九个三寸泥人。
白沚咬破食指,在其中他捏得最为精细的一个泥人身上滴了一滴血。
然后用秘术分神进入九具小人泥人体内,分出太阴少阴二气不断塑造着泥人身躯构造。
随后白沚将他们放置在巨石上,布下了一个很简略的聚灵范围,引导五行元气融入小人身躯。
当月亮升起时,白沚更是为它们引照月华,以月之精华洗炼全身。
待到太阳升起时,第一缕朝阳紫气降临,白沚带着九个泥人吸入了那一缕阳机。
日升月落,七七四十九日后,夜间满月高悬。
白沚看着躺在巨石上九个小人,轻笑道:“月照太阴长,日出少阳中。生死幻灭,太阴为孤。天阳地阴,造物为人,太阴道兵,护我道行!太阴神君请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