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十年之后(2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1574 字 1个月前

是朝廷的秩序崩溃,户籍制度、路引制度、保甲制度通通失效,出现大批流民。要么就是有心人想要借用太平教达成某些政治目的,从而故意对太平教放任不管,甚至是推波助澜。

齐玄素深谙此中道理,所以没有盲目扩张,而是静待时机。

不过契机还没等到,齐玄素落下第三子的反噬已经先一步到了。

依稀记得,有句话叫作: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姑且不论这句话对还是不对,多少是有些道理。

齐玄素避开了天师教和张家,却被白莲教给盯上了。

白莲教何许人也,自是不必多说,哪怕在道门世界,也还有些白莲教之人。当年徐祖就借着白莲教搞出了一个青阳教,后来金公祖师也有样学样,“天廷”最早叫“白阳教”,是白莲教的分支,信奉未来佛祖,后来自立门户,改信白阳初祖,又融合了青阳教的余孽,结果越来越离谱,最后干脆五教合一。

在道门世界,白莲教的衰落很有戏剧意味。

白莲教本是以佛为主,以道为辅,所以与儒门正统泾渭分明,儒门高高在上,也不接受投降。

道门上位之后,直接佛道开战,玄圣亲临前线,东皇主持后方,拉拢儒门,同时肃清各地佛门势力,顺带把白莲教里跟佛沾边的也给扫了,跟道沾边的兔死狐悲,直接投了道门,接受道门的改造。最后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白莲教由此没落。

此方世界的白莲教却是相当势大,尤其在江南等地,多有发展,甚至屡屡起兵。

此番白莲教派出使者来接触太平教,名义上是同道之间的来往,白莲开处千万朵,不知生就哪一枝?

实际上是探虚实来了。

若是硬骨头难啃,那就结成盟友。若是软柿子好捏,那就一口吞下。

殷正心作为堂堂右参议,当然不能亲自出面。不过在这十年来,他也培养了一个心腹副手,名叫陆云山,原是个屡试不第的教书先生,被殷正心聘为幕僚,后来殷正心创立了太平教,陆云山也成为太平教一员,把家中所供奉的佛像神像和儒书以及至圣先师、亚圣的牌位全部捣碎烧掉,表明心志。

齐玄素担任县令期间,不能离开本县,陆云山携带《太平经》独自离开琼明县,辗转各县,宣传太平教,在几个月里,吸收了一百多个穷苦百姓为信徒。

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陆云山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白天教书,晚上手提火把,翻山越岭,串村走寨,宣传太平教,发展会众。穷苦百姓对他十分信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发展了三千余人加入太平教,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

这其中固然有陆云山的本事,也是时势使然,若非民不聊生,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加入太平教,本质上还是底层人的抱团取暖。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三千人,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后来殷正心高升右参议,陆云山面见殷正心,两人会晤后决定以琼明县为太平教大本营,由陆云山坐镇此地。

同时,殷正心传授陆云山“太平要术”,又封他为地公将军。

殷正心能挖掘陆云山这个人才,当然不是偶然。关键是齐玄素俯瞰人间,有望气之术。此方世界,有命格根器之说,陆云山此人的根器便属于上下限差距极大,下限不过是个穷困潦倒的教书先生,上限则是搅动天下大势的谋士文臣。

说到底,还是要看世道如何,如果是太平世道,那么英雄无用武之地。可如果是乱世,正是大展拳脚之时。

大魏王朝已历四百余年,积弊深重,乱世不远。

陆云山这等人物也终于可以一遇风云便化龙。

此番白莲教来人,便是陆云山出面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