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下一统(2)——江山一统归大唐(8 / 10)

山。

李靖率军在阴山大破突厥,不过,颉利可汗依然不甘失败。阴山之败后,颉利可汗流窜于铁山,尚能纠集数万余众。但是,这个时候,突厥早已兵败如山倒,精锐损失殆尽,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为了恢复元气,颉利可汗主动向唐朝服软。不久后,颉利可汗派遣亲信执失思力,入朝觐见,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实际上,这就是颉利可汗的缓兵之计。颉利的意图是,趁草青马肥之际,突围进入漠北,借机东山再起。因此,颉利可汗以和谈为幌子,给唐朝大摆迷魂阵,暗地里则在积蓄力量,准备向漠北转移。

唐太宗何许人也,天纵圣明,他难道还看不出突厥人的那点小心思!唐太宗一眼就看透了,颉利根本不是真心和谈,他就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对于突厥的拖延战术,唐太宗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人,前往突厥安抚,稳住颉利;另一方面,唐太宗又秘密传诏李靖,让他率军,随时迎战突厥残部。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李靖率领唐军主力,与李世勣通汉军所部,会师于白道。李靖、李世勣两军会师后,立刻商讨如何对颉利发起最后一击,彻底将其消灭,毁掉突厥所有的希望。李世勣将自己的想法,向李靖和盘托出:

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道阻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至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资治通鉴》)

李世勣的建议,兵贵神速,陛下既然派出使者议和,可以借机麻痹颉利,令其放松警惕。这时,我们挑选一万精骑,突袭敌营,定能一战擒获颉利。显然,李靖非常赞同李世勣的计策,握着李世勣的手腕,高兴地说道:“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所以,李靖、李世勣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奇袭突厥大营。

于是,李靖便将这个决定,告知副将张公瑾。但是,张公瑾却十分担心,唐俭等人尚在敌营,如果袭击突厥,恐怕会伤及唐俭性命:“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谁知,李靖却认为,牺牲一个唐俭,能换来一场胜利,非常值得,对张公瑾说道:“此韩信所以破齐也。唐俭辈何足惜!”

定下奇袭计划后,李靖率领精锐,连夜行军,李世勣则率领主力,紧跟其后,双双逼近突厥大营。李靖率军冒雪行至阴山时,发现那里有千余突厥营帐,将其尽数俘获,并让这些人作为向导,为唐军带路。

再来看突厥一方,颉利可汗见唐朝使者唐俭、安修仁来到大营,以为唐太宗真的允许议和,便放松了警惕,没有加以防备。孰不知,正是因为颉利可汗这个愚蠢的行为,将会让他遗憾终生。

不一会儿,李靖便摸到了突厥大营。靠近敌营后,李靖命令麾下偏将苏定方,亲率两百骑兵,作为前锋突击。苏定方带领两百骑兵,在浓雾天气的掩护下,衔枚疾驰,直至距离颉利牙帐只剩七里时,突厥人才有所察觉。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苏定方率领两百骑兵,长驱直入,一举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混乱之中,颉利骑乘着千里马,急忙向后逃遁。随后,李靖指挥大军,杀入突厥大营。顷刻之间,突厥军队土崩瓦解,四处溃散。唐俭、安修仁等人,趁着唐军攻破突厥大营的机会,脱险回归。

此战,李靖指挥唐军,袭破突厥大营,歼灭突厥万余兵马,俘获男女人口十余万,杂畜数十万。并且,李靖在攻破突厥大营,歼灭突厥主力的同时,还杀死了突厥的可贺敦,也就是隋朝义成公主,生擒颉利之子叠罗施。

颉利可汗阴山惨败,趁乱逃走后,率领万余残部,准备通过碛口突围。不曾想,李世勣早已率军占据碛口。当颉利到达时,发现碛口已被唐军攻占,自己根本无法通过。就在这时,颉利手下的大酋长们,见到颉利大势已去,纷纷率众降唐。李世勣俘虏颉利五万余口,领兵返还。

既然无法从碛口突围,颉利可汗只好另选突围路线。于是,颉利带领其部,由云中仓皇向西逃窜。颉利的意图是,投奔吐谷浑或者高昌。但是,此时的颉利,已是一只丧家之犬,无人愿意继续跟随他。逃亡途中,颉利的部下,大多叛逃而走。最后,颉利可汗身边,仅剩数十名骑兵跟随。

怕什么来什么。颉利狼狈逃亡之时,偏偏与任城王李道宗所率的大同军遭逢。任城王李道宗引兵进逼,一番厮杀下来,颉利不敌,带着数名骑兵,连夜逃奔,藏匿于荒山野岭之中,躲避唐军追杀。可是,颉利终究逃不过唐军的天罗地网。最终,唐将张宝相率军追击,将颉利可汗擒获,押赴京师长安。

至此,曾经叱咤草原,骁武凭陵的突厥汗国,彻底灰飞烟灭。数百年间,一直威胁中原王朝的北部边患,以唐王朝的圆满完胜而被彻底解除。南抵阴山,北起大漠的广袤区域,全部纳入大唐帝国的统治范围之中。也就是说,曾经作为汉族死敌的草原势力,从此以后,成为了大唐版图中的一部分。

随着阴山大捷的胜利,颉利可汗的被擒,唐朝反击突厥,以唐朝的全胜落下帷幕。突厥覆灭后,原先依附于突厥的少数民族,也全部归顺唐朝。而且,归附的四夷君长,上书唐太宗,请求尊称唐太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