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新方案(1 / 2)

G系列笔记本放货第1个小时,这一批1500台笔记本在3分钟之内被抢光。

购买用户里一半是消费级电子产品友商,一小半是媒体人和实验室,剩下的那点才是真正的用户。

现在能买G1X的用户真的只能说支持国产,因为配套的环境过于简陋,而且支持的功能很少。

除了文字处理办公和看音视频,XOS3.2虽然也有浏览器,但是也有很大局限性,比如不支持fsh插件……

这样一台笔记本,卖8599,那确实太贵了,同期买个联想上网本也就三四千呢。

但贵是贵,但国产的潜力大家是都知道了,更何况那堪称跨时代的AI功能支持就能让人感觉这钱花得值。

更重要的是G1X的出现有力的证明了三进制技术的可行性,至少不比二进制差!

当然,这都是做给普通人看的,高端实验室对于三进制芯片的研究可是一刻不停。

京城科学技术大学,空间量子实验室。

彭健夫的面前摆着一团杂乱的线束,这些线束连接到了一块已经魔改过的主板上,上面的大多数原件都被拆下或者替换,通过飞线连接到测试设备。

这是一块XC4的车机主板,两个月前就躺在了这里。

他们先对XW151智能系统尝试进行破解,但由于跨进制且故意加密,破解过程极为艰难,最后干脆放弃。

随后转变方向,直接从零开始,先从物理上谈情X32115的基础结构,然后尝试自行编译底层运行环境,以探明三进制芯片的潜力。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努力,实验室终于想办法建立起了一套简陋的基础环境,或者叫操作系统,可以进行一些测试了。

彭健夫之所以要让实验室努力去开发X32115,是因为他认为,三进制芯片可能拥有量子计算潜力,直接在原理上就超越传统计算机。

而就在两个小时前,实验室刚刚做到调用了9个量子比特,成功进行了一次量子运算。

量子计算机,就要来了吗……

……

“G1X?没我们的X16好看。”

谢廖夫嫌弃地看了一眼长城送过来的G1X样机,然后还是拿起了今年新远内部配备的X16笔记本。

X16当然厉害啦,搭载的是已经三度小幅度改进的X320系列芯片,14n碳化硅,而且整体做工也是C加工的超轻质航天合金材质,轻薄便携。

就是搭载的软件依然很少,和G1X差不多,不过现在的微电子部正在努力搞工业软件,正在整理新远累积起来的丰富数据库,再有一个月就能有初版的设计及分析软件可用了。

而且星辰一号的继任者星辰二号超级计算机也在开发中。

星辰二号就厉害多了,将使用全新升级的X32045芯片,虽然依然是14n,但特意优化了架构,20000颗CPU构成新超算。

星辰二号除了计算能力将会有指数级提升外,还将首次小范围支持量子计算,对某些设计方面特别优化,特定场景的计算速度将会是传统计算机的成千上万倍,非常夸张。

当然耗电量也是翻了10倍,又要联系供电局增加线路了。

半个多月过去,谢廖夫已经完成了对两个基地的生产环节改造,现在每个车间都是独立的只接受计算机指令在规定时间完成加工,各部门之间独立性再度加强。

现在谢廖夫除了统管整个基地的运转,也直接参与了好几个项目。

首先,就是肖冈田负责的“星宿”深空探测计划。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研究,肖冈田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设想。

“科罗……谢总师,我认为对于深空探测,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控制好成本,也能提高效率。

我打算设计一种通用卫星平台,输出功率在15到30KW左右,能够运行至少20年。”

肖冈田打开自己的电脑,将“星宿”通用卫星平台展示给谢廖夫。

谢廖夫一看,差不多就是一个6到10吨重的超大型卫星,因为主要用于深空探测所以最强大的部分是信号发射器,载荷是各种针对目标星球的探测功能部件。

除此之外它还有个亮点就是可以选配核反应堆以及新远目前拥有的50N级超大推力霍尔推进器,可以长年维持机动性,这是过去的深空探测器所没有的功能。

虽然重量和“高山”系列差不多,但“星宿”要更加精密复杂,所以有个问题:它不太能用火箭发射。

火箭的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5G左右,最好使用H2M系列航天飞机。

相比于火箭,H2M因为质量庞大,如果是由新远二号甲发射,火箭发射时不但推重比小,而且后续需要一直偏转发动机喷口调整重心带来的偏航,加速过程比较长所以过载更小,只有3G左右。

至于新远三号发射是把H2当三级往月球打的,平常用不上。

但问题就来了,即使是打到其他行星的轨道,所需要的火箭LEO运力最多20吨就够了,一次发射成本在1亿以内。

而H2发射一次需要动用新远二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