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播前夕,李文归安排公司人员下基层,继续签订土豆种植包销协议。不过这一次,多了一个项目,那就是让农户试种荷兰品种的土豆。
此时的崔龙因为腿伤,不得不在家里养伤。李文归和其他几人亲临现场,给乡亲们做思想动员工作。
农户们对签订包销协议很欢迎,毕竟这是一个很好的价格保护措施,去年的价格就比市场上高出五分钱,他们很乐意。今年照样合作,农户求之不得呢。
但签订合同前,李文归问了乡亲们,他说:“老乡,今年市面上出现了一个叫做荷兰品种的新土豆,不知道你们见过没有?”
好多农户说见过,还买来吃过呢,味道不错。
见农户对荷兰品种评价不错,李文归心里看到了希望,他说:“如果咱们也能种上这种土豆就好了!个体大,品相好,价格自然高了。你们看到没?市场上这种土豆比较多,我看过不了两年,咱们的老品种土豆就要被挤出市场了!”
农户们点点头,认可李文归的观点,有人说:“是啊,我打听过了,这土豆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听说在那边长势很好,产量很高,很受市场青睐。这么下去,的确,咱老家的土豆就会被排挤出圈了!
“按这趋势,应该很快,毕竟咱们的老土豆繁育很久了,跟新品种比较,真的没什么优势。个小,不规则,淀粉含量不及人家,咱凭什么优势保护本地市场呢?唉!”
听到这一声叹息,李文归心疼了,但也看到了希望。让他意外的是,在这件事上,原来农民也是有极强的洞察力的,不光是一心想着赚钱的经销商注意到了,埋头苦干的农民也注意到了。
两种角色,立场不同。在经销商看来,土豆产量下降,品种质量不好,就无法继续占领市场,也就赚不到钱了。在农民看来,如果不跟种新品种,老品种自然会被市场嫌弃,甚至贱卖,想来实在不划算。
对谁而言,这都是一场潜在的危机,在残酷的市场面前,不得不主动出击,及时做出正确抉择。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李文归问大家:“你们想不想种这种土豆呢?”
村民们都说,想,但毕竟是新品种,咱不了解,不知道收成怎样?
李文归说,看市场上的土豆,我想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咱黄土高原的土质,最适合种植土豆了。这不,咱甘肃省是全国土豆种植大省,产量高,质量好,受到了省外的一致好评。我想,应该大差不差,反正都是土豆,关键问题是,要降雨量多。
听李文归这么说,大家觉得有道理。有人就问了:“即便想种,可是哪里买土豆种子呢?咱这边没有吧!”
李文归犹豫了一下,说:“不知道有种植新品种意愿的人多不多?多了的话,我可以帮大家联系购买,无论新旧品种,咱还得签订包销协议,你们放心好了。”
听李文归这么说,一时间好多农户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们交头接耳相互议论,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要不今年试一试?
最后,经过一番商议,村长也在其中。他告诉李文归说:“九成的农户愿意,我看你帮咱联系一下,打听一下价格,如果便宜的话,今年都种这个,若是真的丰收了,岂不大赚一笔啊!”
李文归哈哈笑了,他告诉村长说:“唉,不能这么贪心,毕竟是第一年种,到底怎样,还没个定数呢,可不能如此贸然行动。我的建议是,先试种一些,如果好,明年大量推广,如果不行,损失较小,咱不还有老品种保本呢吗!
“这是荷兰土豆,是国外进口的新品种,土壤差异,气候差异,还有其他光照这些,加上咱这边干旱少雨,各种因素影响,万一外来的和尚不会念经呢?那岂不一年白干了吗!”
不愧是大老板,走南闯北这些年,他还是懂得最多,考虑得有道理。村长说,李老板说的有道理,要不今年先试着少种一些,看结果怎样,如果好了明年多种不迟,若是完蛋了,就拉倒!
李文归笑着说,这就对了,那行吧!咱先签订合同,我回去了给咱打听一番。
合同签订后,村长告诉李文归说:“李老板,托你的福,这些年在你的帮助下,卖土豆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我想,在引进新品种这件事上,只要你给我们做后盾,大家是有信心的。”
说到这里,村长话锋一转,“不过,这个新品种的价格不能太高了,一旦高了,老乡们肯定不接受。毕竟是新品种,能不能适应咱这里的环境,谁都说不上来。黄土地里刨吃的,大家都不容易,万一搞砸了,谁都承受不起!”
李文归点点头,一脸认真地告诉村长,说:“村长,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咱不着急,待我打听清楚了再说。如果价格实在离谱,那咱就不种了!”
三天后,李文归驱车又跑了一趟村里,他把自己“打听”到的种子行情告诉了村民。结果,村长说价格有点高了,对这个新品种,他们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
李文归是生意人,这价格去深圳的时候早就谈好了,现在已经没法改变了。可能他花大钱久了,觉得一两块钱算不得什么,没成想在农民眼里,这个价格高得离谱!
没办法,李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