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敬也演过十几部戏了,除了《知否》这部戏之外,哪一次都要通过试镜,才能争取到角色。
试镜的形式,每一个导演的习惯都不一样,有的注重实战,上来先演一段看看,有的则注重理论,看演员对角色的了解。
顾北这算什么?
看眼缘?
随便问几个不着边际的问题,然后直接就把角色给定下来了。
而且,还是故事里的男女主角。
当然了,被选中的于飞鸿和柳永清并不知道,或许已经拿到人物小传之后,还不知道自己要演的角色,分量有多重。
“小北,你也……太草率了吧!”
定下来了两个角色,其他人,顾北也承诺会在戏里安排客串。
整部戏的主演团队虽然就那么几个人,但是,每一集都有新的角色加进来。
反正要请演员,倒不如便宜了师弟师妹。
最重要的是便宜啊!
现在算起来的话,还剩下李大嘴、吕轻侯,还有莫小贝这三个角色没定下来。
对了,还有一个陆无双,以及七侠镇的捕头老邢,捕快燕小六。
这些角色,顾北没能在京影学院找到合适的,准备扩大选角范围。
等顾北等人回到马京武办公室的时候,东方文英那边也差不多完事了。
每一个专业的主任都推荐了最最得意的门生,东方文英连面都没见着,只是听了名字,按照各自的专业,往每个技术岗上填。
总体来说,这次来京影学院摇人儿,收获颇丰。
“马老师,我们就不打扰了。”
怎么着?
要走?
马京武忙道:“小顾,别着急啊!怎么听小周说,你只定了两个重要角色,其他的角色,难道没有合心意的演员?”
确实没有!
但是话不能这么说,得委婉一点儿。
“大家都很优秀,只是……跟角色形象比,有点儿不太合适。”
“不合适没关系,咱们还可以再看看其他的。”
听马京武老师这语气,恨不能把整个表演系的学生都塞进顾北的剧组。
没办法,现在的机会是真的少啊!
每一届的毕业生,明明学校都用心培养了,可就是因为缺少表演的机会,很多学生最后只能远离了这个行当。
如果行业的现状当真这么艰难的话,他们教书育人,为中国电影培养人才,还有什么意义呢?
反正最后都得改行干别的,何必还要在学校浪费四年的光阴。
所以,但凡能往顾北的剧组里多塞一个人也是好的。
“其他的?马老师,这次我不准备用熟面孔,最好整部戏都是新人,至少,观众看着眼生的。”
“我叫来的这个人,你看着绝度眼生。”
什么意思?
刚刚顾北跟着周利敬去选演员的时候,马京武老师还叫人了?
“马老师,您叫来的人是……”
马京武笑着:“刚刚你看过他的照片!”
照片?
黄雷,还是……姜伍?
正说着,桌子上的电话铃声响起,马京武抓起听筒。
“喂,我是马京武,对,是我让他来的,直接放进来吧,让他来我的办公室!”
人到了?
这么快!
没多大一会儿,就听到了敲门声。
笃、笃、笃。
“请进!”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的,似乎是一路跑过来的。
顾北扭头看过去,一眼就认出来了。
姜伍!
一个生活在哥哥光芒下的苦逼小孩儿。
顾北上辈子看过一期姜伍的访谈节目,当主持人提及哥哥姜纹,尤其是问到他的表演之路,是否因为哥哥是姜纹,而受惠的时候。
姜伍的回答是:“我觉得哥哥就像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嘛,别人想要大树,还没有呢。”
听上去很洒脱,可实际上,因为哥哥太过于优秀,姜伍的内心是很自卑的。
两兄弟先后考京影学院,姜纹报考的时候,一亮相,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定了,这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可轮到姜伍的时候,他连着考了三次,才最终被京影学院录取。
第三次报考,在复试的时候,他的一番陈词,直接将一个因为哥哥过于优秀,从小到大,在比较声中长大,内心无比苦闷的孩子展现在了所有考官的面前。..
或许是因为真情流露,打动了考官,姜伍才得以被压哨录取。
很多人都觉得哥哥姜纹要比弟弟姜伍优秀得太多,不过在顾北看来,哥哥有哥哥的长处,弟弟也有弟弟的优点。
并不存在谁遮挡住了谁光芒的事。
如果说姜伍是一盏台灯,姜纹就是灯罩,想要真正的了解姜伍,必须先把灯罩拿下来,而拿下灯罩之后的姜伍,必然光芒四射。
顾北看过很多姜伍的作品,绝大多数的角色都是那种很含蓄的类型,因此,他也给观众留下了“憨中带倔,呆中有愣”的老好人印象。
可是,如果看了《我的唐朝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