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鲶鱼效应(1 / 2)

“只要比其他人烂得慢,就约等于不烂?”

这个说法,让朱元璋回味了好几遍。

除此之外,还有对照组的概念。

他过去不曾听说过这样的话,但这样的道理,其实在现实中也不是没有。

就比如,他过去做乞丐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地主、富户人家。

像是地主,有着土地,土地多的地主就会请佃户来帮忙耕种。

有些地主十分吝啬,给予佃户的极少,有些佃户甚至因此被饿死。

有些地主,就要稍微大方一些,给予佃户的同样少,但却不至于让自家的佃户被饿死。

如果两家地主相邻,哪怕后者同样不是个仁慈之人,但有着前者做对照,很多人就会觉得,后者已经算是仁慈了。

这就是对照组的存在意义。

正好就验证了大孙子所说的话,虽然同样烂,但只要比别人烂得慢,就算是赢了。

朱英还给朱元璋讲了鲶鱼效应,他在后世的时候,就曾经听一些给公司管理层讲课的讲师提到过鲶鱼效应。

放在公司里适用,放在官府、朝廷、整个国家,其实同样适用。

只不过,应用的时候,不要太死板,要因地制宜,用符合当地的“鲶鱼”,来达成“鲶鱼效应”。

所谓鲶鱼效应,就是有人喜欢吃活的沙丁鱼,活鱼在市场的价格也高于死鱼。

为了将活的沙丁鱼带回来,有人用了种种办法,但都归于失败。

最后,就是有人在装着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沙丁鱼见了鲶鱼,自然就会四处躲避,这样一来,全部都动了起来之后,缺氧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沙丁鱼大多数都能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沙丁鱼,但因为现实中同样也遇到过类似的事,一般有着天敌的动物,往往逃跑更敏捷,只要不是极为蠢笨或是极为倒霉的族群,基本上一直都保持着一定数量,不会被灭种,同样也不会数量锐减。

甚至因为天敌的存在,有些动物还完成了进化。

朱元璋捋着胡须说道:“你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你是说,让咱们大明始终拥有着敌人,有着外敌的存在,就能让朝中的人不至于不动,成为死气沉沉的模样。但若是这样,却又不符合过去几千年的历史。”

若真是这样,是不是不用去消灭外敌,只需要与外敌进行拉锯就可以了?

朱英忍不住笑了下,说道:“爷爷,当然不可如此。”

“若只是这样拉锯,那就是彼此消耗,就像是动物一样,只要不是遇到了极端天气或是食物突然匮乏,哪怕有天敌存在,也不至于让族群灭亡,最多就是保持在一定数量上。”

“可咱们是人,又不是动物,岂能真像动物一样,消耗人口,保持在一定数量上不去发展?被困在一个区域,不向外扩张?”

“我们要发展,人口要发展,地盘要发展,那就不能只看鲶鱼效应的这种局限性,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将鲶鱼效应用出符合我们大明的特色来。”

朱元璋道:“你再仔细说说。”

“爷爷,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有敌人,但这个敌人,未必就是真的敌人,也未必就是眼前的敌人,我们完全可以搞出一个或是几个假想敌,在让国内的势力拧成一股绳的同时,还不必让外面的势力真影响到了大明的发展。”

这一套,在后世可是被某一国玩得风生水起,玩出了花儿来了。

朱英本着“拿来主义”,将这一套也同样拿了过来。

这样的说辞,是必然不能公开说的,更不能跟满朝文武来说,可面对着他的爷爷,这话却没什么不好说的。

他相信,他爷爷作为大明开国皇帝,不可能真被那群文臣给忽悠成了道德先生。

老朱一听,果然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才忍不住说道:“英儿,你这样的言论,只能与爷爷说,在外面可不能说,哪怕是对着方孝孺,也不能说。”

方孝孺名义上是皇长孙的老师之一,当然了,在朱英直接赶走了另外几个老师之后,这个老师之一,就暂时变回了唯一的老师。

提到方孝孺,老朱就再次想到了他大孙子目前就只有一个老师这件事。

哎呀,那群读书人,一个个满口仁义道德,居然还有人想要鼓动他立皇次孙朱允炆做太孙。

而这样的劝说,无非是因为在那部分人眼里,朱允炆尊重读书人,比皇长孙更符合他们心目中储君跟未来明君的想象。

说白了,就是朱允炆若是上位,更能重文,更能带给他们利益。

呵,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先生吗!

朱元璋本就因为大孙子对文人的态度,对文臣的态度也有些微妙了。

今日听了大孙子的一番画饼,对大明的未来发展更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将大明做大做强,让大明成为整个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周围的小国,能打下来的,统统打下来!

只是让它们成为大明的臣国,这有什么意思?不如直接让它们成为大明的一个府郡!

而远处的国家,能打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