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些人出师,可从中挑选几人,派去河南的贸易交流中心,让他们先负责羊毛的流通。”
应天府的皇宫里,朱英正在与爷爷说着“冬令营”的事,并已是见主意打在了第一批冬令营的学员身上。
老朱意味深长地看了大孙子一眼:“咱就知道,你当初筛选了一遍后,让这些人成为第一批冬令营学员,就是冲着他们的天赋去的。怎么,这些人都是有些才学能力的?”
他的大孙子是什么脾气秉性,他能不知道?
虽然大孙子的确是善良,对百姓也是真的怜惜,但这种善良跟怜惜,转向那些勋贵、官员们时,就基本上没剩下多少了。
在武勋那边,大孙子的名声是很不错的,人缘也很好,很得这一批武勋的人心。
甚至因为大孙子归来后,他都没怎么再杀人了,很多人也将这件事的功劳归在了他的大孙子身上。
但是,大孙子在一些手腕的运用上,虽不如他残暴直接,却也更擅长温水煮青蛙。
也说不好,是直接些对那些人来说更好,还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更好。
听出爷爷话中的调侃之意,朱英也是丝毫不虚的,笑着说:“才学嘛,不能说出类拔萃,至少算是根底扎实,基本功还可以吧。好歹也是官员、勋贵之后,家里请的老师都不知道有几个了,若还是一群文盲,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真正的纨绔,就算是更喜欢吃喝玩乐,也不至于真是文盲。
这些人可都是勋贵、官员家中的子孙,又不是商人之子。
况且,但凡是主事人脑袋还算清楚,家里财产也供得起读书的商人家里,莫说是子孙们要读书了,就连女儿们,也多半是能够读书识字,甚至一个个打起算盘来,也是噼啪响,技术高超。
这些应天府的纨绔们,挑拣一番,基础能力有的人,的确是一大把。
再从中挑选出一些没怎么作恶,或者说,都是做一些小恶之事的人。
这一部分人,年龄差不多了,只要培养一个一二年,就能正式步入朝堂,作为新生势力之一来培养了。
而背后不仅有着文官家庭,有着武勋家庭,有着皇亲国戚的家庭,还有着二混一的那种更复杂背景的,年龄都在十四五岁,又或是放宽到了十三四岁,这样的年纪,只要不是性格深沉的人,就完全可以争取到新的阵营里来。
朱英没打算只捧武勋、彻底将文臣贬低下去,他需要做的,是搞平衡。
不是那种可能会玩翻车的平衡之术,而是真的将所有势力都能掌控住的平衡之术。
从民间选拔一批人,自己培养一批人,再让池子中多一些搅混水提高鱼儿们“活性”的存在,这大概就是未来新生势力的组成结构了。
所谓的培养一批人,自然也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三观还没彻底形成的少年们,朱英还是愿意多给予一些宽容的。
想必,这些少年们身后的家长,也愿意家族中再出几个能干的新生力量。
至于会不会被他给拉拢过去,先不说这个时代的宗族、家族势力十分庞大,大家长们一般都比较自信,过去的皇权势力都很难将人拉过去,他们自然不认为以后的皇权势力能达到过去之人达不到的成就。
但朱英来自后世,自然是知道很多洗脑的方法。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天生性格深沉或是三观已经定死了的人,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他有得是办法将他们拉上船。
而他挑选的,就是初步符合他的各种条件的少年们。
一共是五十人。
武勋后代、文勋后代、皇亲国戚、普通官员子女,一般就是分为这四大类。
除了皇亲国戚的人数是最少的,只有寥寥五人,其余三类,基本上就是“三国鼎立”之势,人数都是差不多的。
这四类出身的少年,性格也是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文勋后代比较沉稳内敛,武勋后代比较直鲁,以周王次子为代表的皇亲国戚,则是比较嚣张,哪怕尽力压下了这种嚣张本性,还是会在言行中透露出来。
普通官员子女,就是三四品文官、武官的子女,他们的长辈并不是建国前就投奔了老朱的人,而是在大明建立之后,才来做官,并且渐渐做到了至少四品位置的。
这些普通官员的子女们,相对来说,要更抱团。
朱英仿佛是故意的,将这五十人都扔在了一起,甚至交代了“教官”们,在训练他们的时候,故意将四方势力直接打散,组成了红蓝绿青白,然后,还要进行各种比拼,好培养他们各自的集体荣誉感。
这五队,十人一队,一队里,基本上就是囊括了四类。
有效打击了抱团行为,想抱团,也只能是选择跟同队的人抱团。
加上朱英还故意让人来折磨他们,这一点,参考了后世一些特种兵的魔鬼训练方法,让教官们扮演“恶魔”,通过折磨他们,打压他们,磨炼他们,来锻炼他们的体质,磨炼他们的意志,更能促进这些小少年们生出同仇敌忾的情绪。
光是想一想自己列出来的那些训练方法,朱英就翘起嘴角,微笑起来。
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熬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