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已经听出了朱允熥的意思,就是不管这朱棣怎么说,不管北方的情况如何,都不可能给朱棣任何的兵马,也不会让他去带兵打仗。 这让朱棣有些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 这朱允熥一开始就直接开始设计他,表面上惩罚傅友德到北方去训练新兵,实则却是得了夺了朱棣的兵权。 后面更是多次拒绝了朱棣想要掌握兵权的想法,要知道藩王掌握兵权,是朱元璋一开始的意思。 他一直以来就实行这藩王护卫边关的政策,把权力下放到藩王的手上,是因为他对藩王非常的信任。 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可现在不一样了,看过史书的朱元璋知道藩王的危害。 所以朱允熥要夺了朱棣的兵权,朱元璋实际上也是支持的。 毕竟史书上记载,这朱棣后面可是造反成功了的。 这也就证明了朱元璋之前的想法不对,可以册封藩王,但是不能让藩王掌控兵权。 朱棣自然是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于是就对朱允熥说: “太孙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我身为一个藩王,连带兵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吗?父皇以前就说过,这大明的江山,由我们这些大明的子孙护卫。 我身为北方的一个藩王,理应掌握兵权,抵御北方的威胁。可太孙三番五次的不让我掌握兵权,这是不是也违背了父皇以前的意思?” 这一次不等朱允熥开口,朱元璋就率先说道: “朱棣,以前的一些想法和政策,是咱的意思,但未来是太孙的天下,如何决策,自然是太孙来决定。” 听到这话,朱棣的脸色瞬间难堪了,他知道朱元璋此刻对朱允熥比较言听计从的。 却没想到已然到了这种地步。 居然为了朱允熥,自己开始当面认可朱允熥可以推翻自己以前的决定。 其实,朱元璋甚至还有些佩服朱允熥。 他是因为看了史书,知道这朱棣以后会造反,所以赞同朱允熥,不让朱棣掌握兵权。 但是他却觉得这朱允熥居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感觉,也开始剥夺朱棣的兵权。 这在朱元璋看来是朱允熥有能力,有先见之明。 殊不知,他虽然看过历史书,可朱允熥却是穿越者,比他懂得更多。 史书上记载的朱允熥都知道,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朱允熥也知道。 甚至比史书记载的更加全面,毕竟朱允熥之前穿越时带过来的史书,只是大概的记载了明朝朝廷的走向,许多细节并未记载。 可朱允熥可不止读了这一本,所以知道得更多。 然而在朱元璋看来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朱允熥自己的先见之明。 眼见朱元璋都这么说了,朱棣只好忍着心中的怒火,无奈的开口说: “可是,这北方毕竟是我的地盘,交给我去处理,不是更加的方便吗?再者说了,我行军打仗的能力并不差,若是交由我去处理,未必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朱允熥闻言却说:“你和傅友德相比,谁带兵打仗的能力更强?” 朱棣愣了一下,虽然他自认为自己有军事方面的天才能力,可是和傅友德这样的老将相比,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儿。 于是便只能深呼吸一口气说: “我承认,傅友德大将军确实能力在我之上。” 朱允熥又说:“如今北方驻军是谁在训练?” 朱棣开口说:“是傅友德大将军!”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既然你带兵打仗不如傅友德,而北边的士兵,也不是你训练,而是傅友德训练的。那么有什么理由,将这带兵打仗的机会给你?” 朱棣张了张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只能叹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好不容易想方设法的,让北元和高丽国联合起来,对大明的北方进行了一些举动。 可却也未能帮自己,争取到获得兵权的机会。 反而如果北方真的开始发生战乱,那么燕王朱棣还得为士兵们提供粮草。 这事儿发展到现在,不仅没有赚到丝毫的便宜,反而还要付出一切代价,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让朱棣,都有些后悔自己的骚操作。 为了缓解尴尬气氛,他只能说了一句: “既然如此,那我只好在南京城内,借这个机会多陪陪父皇。” 他本觉得这话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却不知朱元璋闻言,随意的摆了摆手,摇头说道: “大可不必,你过了年就立马回你的北边,做你的逍遥王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