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3)

甘泉的泰一神祭祀结束之后,本以为可以消停一段时间的王莽还没休息多久骜又抽风要去河东祭祀后土。

本来像这种祭祀活动也就是想起来才做,或是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才做但现在这些祭祀活动刘骜是都要去做了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去年十月的时候,皇太后不知道听信了哪个方士的进言,以为恢复泰一,后土等神明的祭祀,就可以保佑大汉国祚,保佑刘骜子嗣。

所以在去年冬十月的时候王政君就以皇太后的身份下了一道诏书,恢复甘泉泰时、汾阴后土、雍五畤、陈仓陈宝祠等祭祀活动。

而今年又作为皇太后下诏恢复泰、后土、五畤、陈宝祠等祭祀活动的第一年刘骜自然也是要遵命而为,以彰孝道及顺天敬神的态度。

因此在三月的时候,刘骜就又带着公卿大臣们一起去了河东汾阴祭祀后土在祭祀完了后土之神后,刘骜也按照在云阳的旧例,赏赐了汾阻的官吏百姓,并又谕旨御驾经过的地方可以不出田租。

由此可见,刘骜这出门拜神还是有点好处的。至少让当地的百姓们得到了惠。

但是这些接受刘骜祭拜的神仙们好像也没有保佑刘骜这一年的顺遂。

在刘骜风尘仆仆的从河东回来之后没多久,就在四月的时候,长乐宫的临华典和未央宫的东司马们都发生了一场火灾。

到了六月的时候,就连孝文皇帝的霸陵正门也发生了火灾。

这接连的火灾在古人眼中无疑又是一种上天示警的信号,刘骜心有惶恐,为了平息天下的悠悠之口。

刘骜不得不下令让本来已经选好要送入宫中为姬妾的杜陵县秀女,全部遣返回籍,以示自己的恩德。

同时刘骜还下诏让百官上疏指出他的过失,诏曰:“乃者,地震京师,火灾娄降,朕甚惧之。有司其悉心明对厥咎,朕将亲览焉。”

大致意思就是说:前者,地震京师,火灾屡现,朕甚为惶恐。望有关大臣尽心指出朕的过失,朕将亲自阅读奏章。

可见此时此刻刘骜的心中当真是诚惶诚恐不已。唯恐自己德行有亏,惹怒了上苍,又给他降下劫难。

而且这道诏书下完之后,刘骜还感觉有点心慌,唯恐上天不能看到他的诚意于是就在前道诏书下完没多久,刘骜又发了一封诏书,继续强调礼仪道德和节俭等问题。

其诏书曰:“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虽有其财,而无其尊,不得逾制,故民兴行,上义而下利。

“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

“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吏民慕效,浸以成俗,而欲望百姓俭节,家给人足,岂不难哉!”

“《诗》不云乎?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其申敕有司,以渐禁之。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列侯近臣,各自省改。司隶校尉察不变者。

从这封诏书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刘骜的心里有多慌,这些年的天象和灾异实在太多了,已经多到了让刘骜心发慌的地步。

可惜,老天爷别没打算放过刘骜,或者说天象之变根本就不是刘骜一道两道就可以改变的。

天象是有自然规律的,只是刘骜不懂而已。

所在七月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日蚀这场日蚀的发生,直接就让刘骜绷不住了,差点下诏让丞相进宫背锅大汉的丞相其实危险系数还是挺高的。

就比如现在的这位丞相翟方进,他的就是这么悲催的一个倒霉孩子翟方进居相位九年,然这九年之中山崩,水灾,日蚀,月蚀等天灾异象频发,朝野都为之惶恐。

又因翟方进这倒霉孩子在位期间总喜欢发表个人意见,跟一些人过不去所以每次只要一有灾异出现,就有人上疏说:“天象多变,天意震怒,须大臣替身方可消灾。”

这些上疏之言虽然没明着指着翟方进的名字讲,但是個人都明白,这是在点翟方进毕竟在名义上丞相还是三公之首,百官之长。

因此,一旦发现了连天子都要恐惧且又不能收拾的问题时,丞相就要被拎出背了。

所以在原来的历史上,在绥和二年的时候,刘骜是实在绷不住了。

面对如此频发的灾异,又面对日渐困顿的朝局,刘骜在听到一些官员的这些说之后,刘骜也不敢再继续硬抗。

于是就急诏翟方进入宫,责备他为相九年,不能顺天应人,致使阴阳失调,翟方进面对刘骜的指责,他也无从辩驳,只能被动但是刘骜却没放过他,直接令其自裁。翟方进无奈只能以死谢天下刘骜则又以“丞相暴亡”宣示天下,亲往吊唁,进谥“恭侯”,流下了一滴鳄鱼的眼泪可见在大汉末年的光景之中,面对日益腐败的朝政,以及那些还解释不了的天灾天象之变时,丞相就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动不动就会有生命危险。

只可惜现在的翟方进还不自知,还以为丞相是一个多么尊贵的身份。总是忍不住的以丞相身份指点江山。

尤其是在现任大司马王商生病的时候,如此没有眼色的表露自己的能力和意见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