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小火苗蹭蹭蹭!(1 / 3)

完美人生 刀一耕 2075 字 2023-10-20

“……浓郁的中国乡土风情,卓越的色彩与画面,伟大的主唱所奉献出的一次惊人的演出,一个淳朴、刚强却又美丽的中国女人,一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到难分彼此的伟大实现!这是一部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
——《莱茵报》
“……在世界杯开幕式上奉献了惊人演出的中国李,再一次让我惊讶且赞叹了!这一次,他凭借的是一部电影。他是导演,也是主演。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观影经历,如果你还没有去看,赶紧去!”
——《先驱报》
“……红色,绿色,黄色,导演用无比浓烈的,足以与梵高的名作相提并论的色彩运用,向我们展示了他卓越的色彩美学!这是一部伟大的杰作!他将被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也将被载入柏林电影节的史册!”
——《评论早报》
“……惊人的色彩运用,卓越的镜头美学,一个发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东部乡村的抵抗侵略的故事,一群伟大的人,一部杰出的电影!中国李的表演能力,和他的导演能力一样的出色!秦晶晶小姐的表演同样令人惊叹!”
——《德意志早报》
“这是一部完美到让我无话可说的电影!它是伟大的!”
——《艺术观察》
“……李的导演能力让我惊讶万分!他所带来的这部杰作,是本届柏林电影节开幕以来,我所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观察者》
…………
德国柏林。
时间是下午。
李谦的面前,放着厚厚一摞的各种报纸。
绝大多数都是德文报纸,李谦基本上什么都看不懂。
恰好因为《红高粱》一时间在柏林声势大起,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居然主动派人联系了,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时接电话的傅学隆嘴漏,顺嘴说我们看不懂当地的德文报纸。
然后,一个看上去大概也就二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在一个小时之后就出现在了《红高粱》剧组入住的酒店,同来的,还有大使馆的一位文化参赞,再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那个女孩拿起一张报纸,直接就给一边看一边翻译出来。
其实也不用这么具体的翻译,就看驻德国大使馆的态度就能知道,当下在柏林,在德国,《红高粱》到底是有多受追捧了。
再加上考虑到李谦是曾为世界杯出过力气,在全球的范围内为中国的形象增添光辉,而且据说也是高层特意在内部表扬过的人,所以,他带着电影来参加柏林电影节,而且作品还获得了当地电影评论界的一致赞誉,那当然,驻德国大使馆这边也就乐于锦上添花了。
那位文化参赞过来一连串的恭喜,彼此简单地聊了几句,对方把翻译人员留下,算是借调,并承诺以后李谦他们在柏林遇到什么问题,大使馆方面都可以提供帮助,这才告辞离开。
但是,等他走了,李谦拿起那一份一份的德国报纸,却多多少少有些回不过神来——事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实在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红高粱》是部好电影,这是肯定!自己这一版更是部好电影,这当然也是肯定的!可问题是,它就这么红起来了吗?
到现在,两天半的放映期,除了头两场之外,余下的场次场场爆满,等待买票的观众在电影院门前排起长队——可就算排队,他们也不愿意离开!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中国电影!
而且还是中国的乡土风格的电影!
它全程华语对话、华语旁白,只在屏幕下方给出了德文翻译——说真的,在李谦看来,他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德国观众而言,观看起来的感觉,大概是应该跟另外那个时空的中国人去看一部中文字幕的土耳其乡村故事的电影的感觉差不多。
但不知道是不是关注电影节的这批观众对这种艺术电影有着格外旺盛的需求,也或者可以理解为,他们是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对艺术电影最为热爱的一批观众,总之,除了影评人那里给出的专业评论几乎是一面倒的喝彩之外,据说就连德国的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评论,也是全然的喝彩!
然后,李谦恍恍惚惚地觉得,事情似乎开始超出自己的预期了!
本来是没报什么希望来的,但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也是控制不住的,开始有那么一股小火苗,一下子就窜了上来!
或许……还真的有可能拿个奖?
…………
德国时间的下午,约翰·戴斯从外面回到宾馆,一进门,就兴奋地对李谦道:“今天下午,一共有四家德国的电影发行公司联系了我,他们都表示非常看好这部电影,并且全部都向我提出了报价,想要买断《红高粱》在德国地区的发行权,有些还希望同时拿下捷克的发行权。”
说到这里,他得意地道:“其中报价最高的一家,给出了两百万美元的报价!”
不怪他得意,对于一部中国电影来说,在欧洲电影发行市场所能得到的待遇,可能比一部美国的小成本独立电影还要不如,两百万美元买断德国和捷克两国的发行,这个价格真心不低了。
事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