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一看有人果然从唐伟东家的手里拿到了现金,价格也能接受,剩下的人也就不再观望,一窝蜂的上门想和老唐家做交易。
唐伟东自然是来者不拒,这可都是他为自己准备好的韭菜,而且还可以无限割。别看每只鸡每斤菜只剥一两成,可架不住量大啊,那么多养殖户,鸡和菜基本每天都有销售,可以说每时每刻他们都在为唐伟东创造这利润。
当时他们跟风时,唐伟东预料到的场景,在现在终于实现了。而且养殖户们每次都能拿到现钱,挣到钱,干劲也更足了,一些人已经在扩大养殖规模了。反过来又为唐伟东创造着更多的利润,只要想通了,这其实是个两好的买卖。
其他人看到河东村好多人家都靠养殖挣了钱,周边的村子一些人也开始蠢蠢欲动,有的人也开始尝试着养点鸡种点菜试一下。新船说
这也导致了一个副作用的产生,那就是,唐伟东惊讶的发现,玉米特么的竟然在局部涨价了,养鸡的成本增加了,可厂里的收购价并没有提高,这就尴尬了,利润摊薄了。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增加过手的利润,唐伟东只得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检索了一遍脑海深处前世的记忆,唐伟东眼前一亮,干脆办个饲料厂吧,玉米价格提升之后,养殖的成本已经高过了饲料的价格。
如果办厂,可以联系储备粮库收购他们每年替换出来的陈粮,也可以去外地低价收粮,总之成本要比本地的粮食价格便宜。而且,据唐伟东所知,川省刘老板家族,仅靠着一家饲料厂就坐上过国内首富的宝座,其中绝对利润巨大。
况且,现在刘老板家的饲料企业也刚开办没两年,规模应该不会太大,销路也不会太广,自己要干的话,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加上自己上一世几十年耳濡目染的营销手段,唐伟东坚信不会比刘老板家族的饲料企业做的会差太多。
别忘了,东山省周边一圈的省份,像冀省,豫省,皖省,苏省的北部,可基本上全是农业大省区,只要能占据这几省的市场,估计躺着都能上国内的富豪榜——如果唐伟东愿意的话!
以现在的物价,一个饲料厂前期投入不用二十万就够了,这点钱唐伟东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后边的可以边赚钱边投入。
一九八五年正是全国疯狂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的一年,大批的国企拿着国家的外汇不当钱,有用没用的生产线就往回拉,国家一年外汇储备竟然倒亏了300多亿美元。
而那些企业买回来的设备呢?很多都被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利用起来。像川省一家企业,花了几个亿买了一套设备回来,结果发现这套设备要用到的天然气,竟然没法供应,这就搞笑了,没办法,只能放到那里生锈卖废铁了。
还有青省,花了巨资买回来一套水泥设备,结果发现除了标牌是新的以外,整套设备竟然是二战时期的产物,甚至连国家现有的都不如,能怎么办?只能是废弃卖铁喽。
鄂省省会wh市,在一九八六年做过一个普查,光这一年之内购买的设备,就有数千万、上亿的设备闲置浪费?最后能怎么办?钱都已经花了,退货也不可能,只能便宜处理掉或者卖废铁喽。
想办厂,设备有的是,关键就是看有没有路子能买到。只要搞到了设备,地皮就更简单了,此时的地皮又不值钱,农村有的是荒地可以利用。所以,唐伟东想办厂,并不是痴人说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唯一的困难就是如何能买到设备了,这一点是刚性需要,没办法绕过。对目前唐伟东所掌握的所有关系来说,唯一有可能帮上忙的也只能是何新华了。倒不是说何新华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他肯定认识县里工业系统的人,买设备通过他们才是最有把握,也是可能性最大,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什么,你要办厂?”
当何新华听到唐伟东的打算之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唐伟东点点头,耐心的向何新华解释道:“是的,爸,现在养殖户越来越多了,我了解了一下,粮食的成本已经超过了饲料的价格,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养殖经济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现在饲料市场在很多地方还属于空白,要是我们先人一步的话,应该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钱途。这个机会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为了取得何新华的帮助,唐伟东只能耐下性子尝试着说服何新华。
“办一个厂子可不是说说就行的,你了解过吗?你懂其中的门道吗?”
唐伟东自信的说道:“一个厂子而已,不外乎生产和销售,再加上管人管钱,其实跟现在在老家养鸡没什么区别,只是规模扩大了而已。”
“嗬,大言不惭,你倒是说说,我听听你打算怎么做,你要是能说服我,我一定帮你。”何新华看到唐伟东这迷之自信,不置可否的撇了撇嘴问道。
“好”
唐伟东也拉开架势,准备舌战群儒。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生产肯定要请专业的人来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这是生产环节要做的。同时,我想找农学院、畜牧学校之类的专业学校合作,请他们帮忙研制搭配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何新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