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练手艺,他也没有办法。
而这,造成了他今天做饺子的时候,速度很慢。
其实冯易一开始做煎饺,速度也很慢,但姜丽云从来没有催过,还把自己上辈子的经验倾囊相授。
慢慢地,冯易就越做越好了。
杨海涛却是没人指点的,杨母还一直催他,让他做快点,免得客人跑了。
杨父杨母在镇上生活了大半辈子,杨海涛也是从小在镇上长大的,他们认识镇上很多人。
再加上他们就住在附近……附近的人都认识他们。
见杨家人摆摊卖煎饺,认识杨家人的人,就都去了杨家那边买。
还有一些人见来了个新摊子,想尝尝看味道是不是一样,也去了杨家那边买。
杨家的生意非常好,杨母就一直嫌弃杨海涛做得慢。
被催着,杨海涛愈发慌乱,做出来的煎饺有些下面一点都不焦,有些则焦过头。
如果冯易看到了,会发现杨海涛今天做的煎饺,跟他在砖瓦厂给人做煎饺的时候,做的那些差不多。
只是他在砖瓦厂,饺子是免费给人吃的,杨海涛却是拿来卖钱。
这会儿很多人已经去上班上学了,来买煎饺的人少了很多,杨海涛总算空出手来,埋怨自己的母亲:“妈,你一直催我干什么?做太快煎饺熟不了。”
“你做一锅饺子的时间比隔壁还要长一点,怎么可能不熟?”杨母道。
那确实,杨海涛算过隔壁那家人做饺子的时间,他今天做饺子,花的时间比隔壁要长。
杨海涛又道
:“妈,我们为什么非要在这里摆摊?去别的地方不好吗?”
他的手艺是偷学来的,不好意思再去抢人家生意,就想去别的地方卖,远远躲着。
但他妈一定要在这里摆摊。
“我们家在这里,附近的人都认识,在这里摆摊生意才好,为什么要大老远去别的地方?”杨母道。
这附近不仅有小学还有早市,人特别多,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卖煎饺是杨海涛的主意,也是他想做的生意,但真的开始做之后,就不受他的控制了。
本钱全是他爸妈给的,他不得不听爸妈的话。
杨海涛不再说话,他把铁锅从煤炉上搬下来,打算换个新煤球上去。
他们准备的面粉和肉馅比较多,现在还剩下好些生饺子,他得继续做。
“你换煤球干什么?”杨母皱眉。
“煤球快烧完了。”杨海涛开口。
“不是还有一些吗?剩的饺子也不多了,你这会儿加了煤球等下烧不完。”杨母心疼煤球,不舍得让杨海涛用。
但火太小饺子熟不了!杨海涛跟母亲说了自己的担忧,杨母左思右想,总算允许他换煤球。
但杨母不让他把二个眼里的煤球全换了,只让他换一个眼里的煤球。
与此同时,从杨家的摊子上买了煎饺的人,都已经开始吃了。
一个之前常常到姜丽云这里买煎饺给孙子吃的老太太跟杨母是认识的,今天就在杨母这里买了煎饺。
她带着煎饺回家,小孙子立刻冲过来喊奶奶,等着吃煎饺。
这孩子很爱吃煎饺,但今天他咬了一口就皱起眉头,最后挑挑拣拣只吃了饺子馅和饺子下面的皮,没吃上面的一圈饺子皮。
“小宝,这是怎么?”老太太见剩下不少饺子皮,问道。
小男孩开口:“奶奶,饺子皮不好吃。”
“你之前不都会吃完,怎么这次不吃完?”老太太舍不得浪费,用筷子夹了饺子皮吃。
这一吃……老太太也觉得不好吃。
包饺子的时候,饺子皮两边贴一起,会按出几个褶皱。
她孙子剩下的,就是那一圈褶皱,她咬了一口才发现这里的皮太厚了,吃着干巴巴的还有点硬。
如果饺子是水煮的,其实不会这样,饺子皮在水里煮一段时间就软了。
但煎饺不同,上面的饺子皮太厚,吃着会特别干特别硬,还不入味。
姜丽云上辈子就知道这一点,她擀的饺子皮本来就比较薄,她还叮嘱了姜瘸子夫妇,让他们把饺子皮贴合在一起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褶皱弄太厚。
所以她这边的饺子,没人挑剔皮太厚,但杨家人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老太太吃完饺子皮,想了想,觉得下次卖煎饺,还是要去姜丽云那边。
这杨家做的东北煎饺,就是不正宗!
同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生。
一个女人
给自己的丈夫买回去煎饺,她丈夫吃了一口就有点嫌弃:“今天的饺子没有以前好吃,底下不脆就算了,上面的饺子皮也太厚了,吃着干巴巴的……是不是换人做了?”
那女人道:“倒也没有换人做,是我换了个摊子买。”
“好好的你为什么要换个摊子买?”
“这煎饺是你表弟做的,他在那边卖煎饺,难道我还能跟别人买?”
这男人沉默了。
事实上,这两家人算是运气好的。
这天还有那么几个人,在咬了一口煎饺之后,发现中间没熟。
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