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八章(1 / 2)

众朝臣面面相觑,坐在椅子上后知后觉地察到——屁股底下都有股火烧火燎的羞怒。

在上朝时间考试?

完全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慕国大部分官员都还是世代为官、推举而来,只有少部分官员是寒门子弟、科举取士后入朝为官。

而,自从为官之后,考试,是多么遥远的一个词汇。

而且这考的是什么呀?

让他们批奏折!疯了吧!

女帝是嫌身为天子手上有了权利烧得慌?哪有帝王将奏疏给臣子看的。

但偏偏慕姝的理由冠冕堂皇,自谦才疏学浅,他们此举考试乃是为帝王分忧。

从左英奇念完一整封奏疏之后,他们就听出来了女帝今天这一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嫌弃他们奏疏辞章华丽却不得要领。

害得她看起来太累了。

慕姝已经表现得直白粗暴,分毫没有掩饰自己嫌弃的意思。

但是他们可是一朝重臣,若是连奏疏都写得和大白话似的,岂不是丢人现眼?!

哪有这样的道理的,有哪个帝王会因为臣子奏折写得长、文采好就嫌弃看起来太累了,还让臣子来考试提炼重点,以明快简短、重点突出为要求啊?

虽然如太常寺卿那般的奏折……这人也不知是哪儿来的奇思妙想,在奏折里写怀念住持,简直离谱。

但他们又没这么离谱,写的也都是正事啊!

如果两千字的奏疏改成十几个字就结束了,待到后世,他们的奏疏流传下去被子孙后代甚至是后朝君臣看见,还以为这一批大臣是多么“才疏学浅”呢。

但女帝确实是满朝文武推选出来的唯一皇帝人选,大家也都知道慕姝从小读的书不多,人家提出这个要求似乎也情有可原。

毕竟他们不可能冲上前去直接和女帝说:不行,我们选你当皇帝只是为了让你当个傀儡吧?

所以你要是不会批奏折就还是让摄政王代劳吧。

当然,就连摄政王心里也这么想。

但这样的话,却是万万没有说出来的道理的。

因此,不管怎样吐槽,众臣心里纠结了很久,大概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每人面前的桌上都摆满了奏折。

直到第一声磨墨的声音响起,终于,还是揭开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考试的序幕。

慕姝一直没有催促,她今天甚至颇为悠闲。

从今日收上来的奏折里挑了几封,耐着性子开始看,直到众臣都开始动笔,她眼角余光轻扫了一眼,才意味不明地从嗓子眼里泻出了一丝轻笑。

其实,单独一个人写一篇两千字的奏疏,也不过就是相当于写了篇论文,叫她去写,两千字顶了天了去就写三个小时。

固然,看两千字很快,约莫八分钟的时间可以看完,但再加上她批阅的时间,怎么着,平均一下事态轻重、需要费神的程度,一封奏折也得在十分钟以上吧。

而且,有了重要的奏折,她不得把写这奏折的人和朝中的肱骨大臣叫进宫来议事讨论?

当然,也不是每封奏折都这么多字。

可是她一个人,一天要批多少奏折啊!当然是能少一点就少一点。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重点概括的,现代还有一个知名词汇叫做:新闻越短事越大。

她若是不能穿越回现代,要一直在这大慕当个皇帝,她非常、肯定、绝对不愿意每天花上起码六个小时的时间去批奏折!

加上还要和朝臣议事,她若是有了后宫(咳咳,臆想一下),每天996、007都不足以形容她的辛劳。

当皇帝当的这么苦逼,人干事?

而显然,如今刚开始“考试”的群臣是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

只有之前代批过奏折的摄政王、还有几位内阁大臣稍微知道一点这工作的量。

但是大部分群臣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权限,敢对奏折中的重大事件指手画脚。

依着慕姝的要求,他们一要写下自己对奏疏所呈事宜的见解,二要进行“缩写”。

都不是容易事。

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并且习惯了辞藻华丽的大臣,在进行缩写的工作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该说不说朝中大臣是多么的文采斐然、才高八斗。

他们看着看着,就觉得,同僚这么优美的语句、这么精辟的词藻、这么华丽的如行云流水甚至想要收藏的见解。

很多句子,都可以删,但又舍不得删。

而对于真正在写重要事件的奏折,更是觉得确实都很重要啊!

难道对于重要的事件,他们都不需要抒发一些自己的见解吗?

不需要呈上一些经过他们思考的建议吗?

正当众人在心里吐槽时,,女帝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冷冷的声音自满殿的寂静中响起:“真有呈上重要事宜,朕再强调一遍,就在奏折开头先把事情给朕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了,众爱卿的私人见解便写在后面,你们要写多长写多长,朕会酌情批阅。”

嘻嘻,这样要不要看就是看她心情了。

这些大臣也不想想,真有什么重要事情,是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