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机会给了,能不能抓住靠自己(1 / 2)

刘一航直接比了一个二。

“两千?太少了!这可是真真的鸡血石。”小贩激动的说。

刘一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两百!”

小贩夸张的表情:“两百,你逗我呢。”

刘一航心道,你这些假货,二十块钱都不值,出两百,给你留点余地算不错了。

虽然不知道这块真石头怎么掺进去的,反正他就按假的价还,要不怎么叫捡漏呢。

这小贩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这些东西都是不值钱的假货,卖一块算一块。

“一千,不能再少了!您看我这这么大一块石头呢。”小贩又松口道,

刘一航看他可怜兮兮的在寒风中叫卖,一瞬间又有一些于心不忍。

拿走人家的宝贝,还不想给高价,确实有点不够意思。

“那就五百,就这样。”刘一航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递给他。

小贩马上高兴的接过钱,掏出一个尼龙口袋帮他把鸡血石装起来。

“您好走,不送。”

刘一航提着东西就准备走了,转身刚好看到之前买玉碗的那个年轻人。

“大叔,谢谢您啊。”高个子看到他也很激动,连忙道谢。

只是如果不叫大叔就更好了。

刘一航戴着口罩又戴着狗皮帽子,还穿着中年人的标配军大衣,就被人当成了大叔。

他也不解释,点点头算是应了。

“大叔,您是高手啊,能传授我们一点秘诀吗?”矮个子说。

“年轻人,干古玩这行,可没有别的捷径可走,踏踏实实先交足了学费再说吧。

不过我觉得建议你俩,还是不要出手就是几大千了,别被骗的底裤都不剩。”刘一航故意压低声音说。

这两人也是标准的冤大头。

“我们知道了。”高个子尴尬的笑了笑,又说:“我们学校要交实践作业,选一件古玩,您能帮我们看看吗?不叫您白帮忙,我请您吃饭。”

态度倒是蛮好,就是挺傻的。

明明自己看的出来是真东西,凭什么让他占便宜?我自己买下赚钱不行吗?谁还缺那一顿饭钱了。

他这话要是跟别人说,能被人笑掉大牙,也就是遇到的是刘一航。

他看了看天色还早,漫不经心的说:“行吧,想选个什么东西?”

“不管什么,是真的就行!”矮个子连忙说。

“那你们这可算是作弊了啊!”

“也不算,我看好多同学找了家里懂行的人一起呢,可以帮忙。”高个子刚刚走了一圈,发现好多同学都有懂行的人陪,就他俩是个嫩头青。

“那走着吧!”学校确实没说不能请外援,其实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想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确实很难。

刘一航率先走在前头,走了几步,他在一个老太太的摊子上停了下来。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还出来摆摊啊?”

“有什么办法,都是讨生活,这些东西都是乡里收上来的好东西,有看上的,我给你算便宜一点。”老太太精神倒是挺好的。

“好嘞。”

刘一航蹲下来仔细打量起来,这老太太倒是个老实的,她摊子上的东西各种门类都有,杂乱的很,什么锅碗瓢盆,杯盘碟子,箱子,算盘,毛笔,啥啥都有,倒真像是从村里收的。

他的两个跟班也连忙蹲下来,也装模作样的看起来。

刘一航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看上了一个老式算盘。

它看上去黑漆漆,上面全是黑黑的包浆,还掉了几颗珠子,再普通不过了。

不过刘一航却通过透视眼发现,它里面竟然是老红木的材质,而且上面还有底款,看样子是名家的手艺。

而且它的款式,是那种典型的明清代算盘,横梁上面开了木榫、圆角,并配有抽屉底板,横梁上的铁质的挂壁提梁,这也是那个时期的明显特征。

明清代的算盘多是老红木的材质,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只算盘通体没有钉子、也没上过油漆,完全是用木榫来连接的,比普通的明清代算盘更值钱。

一般来说,收藏木质算盘,以紫檀、红木和花梨木的制品为上乘。

清代以前的算盘现在是很罕见的,能够流传至今不容易,虽然掉了几颗珠子,价值大打折扣,但也还算值点钱。

这老婆婆摊子上还不只这一件值钱的东西。

她屁股奁的一部分。

以前大户人家嫁闺女都会为女儿准备嫁妆,这妆奁就是其中之一。

而这个老太太当凳子的箱子,样式有些像明清时期的镜箱,只不过零件缺失,再加上历久弥新,光华不再,显得黯淡无光,被人当成一个普通的木匣子。

这也算是一件古董。

华国的妆奁文化历史可谓久矣,镜案同妆奁文化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也是妆奁文化的重要内涵,镜奁,俗称梳妆箱。

这就是一件镜奁。

当然,她摊子上还有一些小东西也算是老物件,不过最值钱的要数这两件。

刘一航看完以后,不动声色的拿起一个小葫芦握在手里。

“这个葫芦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