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好几年听到过大家的演奏,不过今天在排练前,我还是先做一个大致的讲解…提个问,有人知道曲名中的‘莱毕奇’是何意吗?”
“小提琴首席小姐,你说说?”范宁先点了这位乐团的二号人物。
“是…神圣雅努斯王国的一个地名?”尤莉乌丝语气不是很确定。
“不对,这好像是一位诗人的名字。”那位新来的定音鼓手诺埃尔从后面举起了鼓槌。
“没错...那你知道这首交响诗,具体和诗人‘莱毕奇’有什么联系吗?”
定音鼓手茫然摇头。
于是范宁开始他的讲解:“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大特征,就是作曲家们热衷于标题音乐创作,并深入探讨音乐与诗歌、文学、绘画、哲学等姊妹艺术的内在联系。大家在钻研交响诗这一类体裁时,要着重于去理解作品创作的人文背景…”
“莱毕奇是神圣雅努斯王国的诗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他的生命短暂,只活了三十多岁就去世了。斯韦林克的这首交响诗,创作灵感来源于莱毕奇的爱情诗《盛夏之夜》,这首诗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感伤叙事手法写成,大致讲述了这样一段场景——”
“主人公与他的恋人约会于夏夜的鲜花广场,他们此前有一些矛盾和不愉,双方在潜意识里都将此次约会当成了一个修复感情的契机...散步交谈时,气氛温馨甜蜜,这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于是他们在人群中走散了...雨停后他们再次看到对方,却仿佛记忆被冲洗掉了般,将对方视作陌生的路人,从此擦肩而过,消失在街景的尽头…”
众人在范宁的讲解之下听得入了神,都觉得这样的叙事带着奇异的想象色彩,又似乎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所以这首交响诗的三段式结构,就是对应爱情诗中叙事的三段场景。在6/8拍的E大调主题段落,我们要把握住夏夜的静谧优美和恋人约会的甜蜜心情,中段的4/4拍e小调插部,要将暴风雨来临的景象淋漓精致地展现出来…”
“而最微妙的是主题再现的第三段,这里的音乐和第一段大致相同,都是描绘夏夜的宁静风景,可情绪却截然不同,我们需做一些变化,体现出离别的怅惘,以及轻松感与失落感并存的复杂心境…”
单簧管首席吹出了持续的A音,乐队音准校对结束后,一支如歌的行板从范宁的指挥棒下徐徐奏出。
在范宁的讲解下,乐手们很好的把握住了主题的气氛,在类似三拍子的中速律动中,木管的柱式和弦保持了梦幻般浪漫的音色,弦乐奏出动人而气息悠长的旋律,似荡漾着丝丝甜意的夏夜街景。
在约4分钟的主题呈示段走完后,范宁示意乐队停止。
“从第76小节开始,再来一遍,弦乐组声音有点乱。”
音乐倒退后重新流动,过了八个小节后,再次被范宁挥停,他皱着眉头看向尤莉乌丝。
“这一段是怎么回事?小提琴首席,你没有为你的组员定制弓法?”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