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兴军十万,决胜天下(2 / 3)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047 字 10个月前

水和汴渠,三条漕运、沟渠交汇在此,乃是陈留境内之重地。

周瑜大军夺下陈留之后,立即就派徐晃率军三千抢占了这处战略要地。

徐晃所部精锐解烦军进驻在此,甚至连追杀曹操这种重要的战役都没参加,就是为了坚定的掌控这片漕运。

可以说有了这里,将来东南粮食转运北方,就可以效仿北宋,轻松的运来数百万石粮食。

有了这个基础,不论是袁绍还是关中都不足为虑。

此时此刻,已经保证了孙策最低也是一个北宋的疆域。

但袁绍可没有辽国那个战力,让孙策拥有了北宋的财富、国力,以及十几万开国精锐禁军,他一定能横扫天下,混元一统。

前提是,给他一个喘息之机,稍微休整一下北方的局势,安稳住人心,然后利用中原的人口优势,把军队规模从七万左右提升到十万左右!

所以面对如今的局势,孙策眉头紧蹙,对张纮说道:“按孤战前预期,袁绍无论如何都要顾及同盟声名,不会背信弃义,但缘何其依旧兵锋南向?”

据徐晃所部传言,在黄县一带,袁军围城部队不下三万人!

而且明显的是战斗状态,围城填河,随时准备发起进攻了。

张纮说道:“诸阁子瑜同河北有联盟旧宜,其谏言更是助袁绍打赢曹操,功莫大焉。将军宜急遣其前往河北,质询袁绍背盟之欲!”

孙策点头,说道:“子瑜已经星夜返回河北,去当面为孤诘袁绍为何兵戎相见。”

张纮说道:“此应有之意。但不论袁绍意欲如何,我等亦须早做准备。否则形势动荡,北方不复为我所有。”

袁绍可真是挑了个好时候!

豫州为江东新附之地,很多豪强、宗帅心里想的便是归降袁绍而非归降孙策。

只是为同盟之故,暂且归附在孙策麾下。

就在陈留一线,还有数万义师、群盗,想着怎么投奔向袁绍。

孙策一边厚赏关内侯以拉拢其中豪杰,一边派军队、将领全力整顿这支部队。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南下,怕是刚刚安稳的形势,又会板荡离乱,如烈火燎原。

因而张纮说道:“我以为群盗等之所以蠢蠢欲动,不安本分者,只借袁绍之威尔。当此之时,我等若固守疆场,只会导致野心如野火蔓延,动荡愈演愈烈。”

孙策精神一振,看向张纮,问道:“卿言下之意是?”

“应快刀斩乱麻,以长刀破竹之势,一举击破袁军!以敌未合之际,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孙策瞬间了然,有时候进攻不是为了扩大战争,而是为了挫败敌方的侵略意图!以武止戈,方能促进和平。

孙策当即说道:“若如此,孤当亲自领兵,北上进军,击破袁营别部!”

江东北伐虽然分兵,但在陈留这一线还是有三万部众的。

孙策亲自将吕蒙、周瑜、张辽、徐晃、甘宁、张飞、朱桓、程普等将,破袁军于此并非难事!

随着孙策星夜下令,江东大军稍作休整,将校激励士气,宣讲了袁军的背盟弃义,围困己方将校之后,三军立即愤而求战,欲雪耻于小黄城下。

大军士气高涨,在隔日立即出兵,北上驰援。

陈留与小黄一衣带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相距仅几十里,这边婆媳吵架,隔日临县的娘家就能得到消息。

当初袁军蠢蠢欲动,瞒不住江东的眼线,这边孙策亲自誓师,统军三万北上,那也根本藏不住消息。

本来不愿见诸葛瑾的袁绍听闻孙策真的兴师动众来讨伐他了,也感觉到了这位年轻诸侯的凌厉剑锋,不得不亲自接见诸葛瑾。

袁绍作为雄霸北方霸主,其气度与曹操截然不同,相较于曹操的矮小和狠辣,袁绍不仅身材高大,而且气度宽宏,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虽然他年纪已老,但仍有儒雅之风,温润和煦,堪称是荀彧的年老形象。

公正而言,荀彧的才干和成就是否能比得上袁绍,真是未知之数。

如果他袁绍不曾走向诸侯之路,大汉依旧承平,袁绍未必就不能继袁家家风,继续做一位顶级的三公宰辅。

主要是袁绍这性格,也着实并非诸侯之良才,他好谋无断,作个谋士或许出谋划策非常出色,但作为诸侯则决断能力稍弱。

比较出众的便是他的气度,虽然两军交锋在即,但他接见诸葛瑾依旧从容,笑容和煦,仿佛旧友相见。

“诸葛卿年初不辞而别,孤还甚为挂念,以为河北招待不周。又恐卿在路中不测,今日复见,孤心安矣。”

诸葛瑾拱手,说道:“大将军政务倥偬,某本欲当面拜别,奈何一直求见不得,事急从权而。”

这俩人性格都比较宽大,虽然是两国交锋,但氛围相当的和睦。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旧友重逢,慰问安泰呢。

但毕竟此刻是军情紧急,每耽误一刻,前方就可能两军扰攘,死伤无数。

诸葛瑾在短暂寒暄过后,乃主动开口问道:“大将军与我主盟约共击曹操,两军一直戮力同心,方济国难。为助大将军击破曹贼,我主亲赴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