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全新思路(1 / 3)

不管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还是抱有情怀的企业家,都应该知道,要顺势而为。

电气时代死磕煤油灯,钢铁巨舰大炮时代抱着风帆战列舰不放,航空母舰逞威还死拼战列舰等等,都是取死之道。

在全球化分工趋势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下,采取保守策略,就意味着赚钱速度慢,浮财被通胀稀释,和亏钱落后是一样的。

当下国内的主要问题,是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建立金融蓄水池势在必行,房地产和金融这两大行业将会迎来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可有一点需要注意,水蓄起来,不代表永远就在那空转,炒作吹泡泡,它迟早要被消耗掉的,只进不出,再大的“蓄水池”迟早也要崩溃,膨胀得太夸张,就会蜕变成悬在头顶,随时会落下的利剑。

既要用,还要用对地方,合情合理合规高效地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所有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站在国家治理的层面来考量,炒作房地产和繁荣金融业只是权宜之计,是细枝末节,如何切实地将充盈的货币化作实物落地,更能惠及同胞。

都不需要多做考虑,金尚就得出了唯一的答案。

『大基建,只能是它了,既能最大限度让老百姓受益,也能实现财富再分配,通过“涓滴效应”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得到好处。』

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性,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了解。

在一九九七年的当下,人们是无法想象出动辄几千亿上万亿的超级工程是何等壮观,前世同时期,三峡大坝的顺利合拢,就是一次极大的成功,总投资两千多亿,几乎是不计成本,还有其它象征意义,从设计,建造,工程车辆,施工等等,全都是自主完成,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一世的水利设施枢纽,还停留在纸面上,争议还是存在的,比如生态,环保以及对上游川蜀的地质影响等。

但在金尚看来,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两世的经济基础不一样。

毋庸置疑,这一世的条件,国力和综合潜力,明显更胜一筹,人口少了三亿出头,但经济基础,学术条件和基建能力更佳。

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国内水利设施一直在做有效的改善,少有破坏。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和水旱争命的历史,由于各地小基建比较到位,地方乡镇的经济粘性和实力,还是很强的,如女朋友李萱家里和二姑夫张华家里,还能有这样的“土豪”出现,就证明当地经济活力其实不差的。

地方自持能力强大,发展较为均衡,城市化集中的趋势就不明显。

放在更高角度来衡量,就是在大的区块上,没有绝对的经济文化中心,用不着牺牲某个地方来保护省会以及重点城市,唯一中心,强省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求不迫切。

在李萱老家做客的时候,金尚去附近转了转,发现当地的机井比较密集,灌溉水渠保养得力,抗灾备荒能力极强,且乡镇小作坊工厂里,基本都备有老式锅驼机,柴油发电机等设备。

自建中小型水电站很多,大型水电站十分稀少。

可以想象,在数百年的完善下,“小基建”在过去的模式下,已经完全够用了,煤炭天然气供应充足,也就意味着能源自给率极高,对建造超大型水电站的需求没那么紧迫。

至于基础民生,不平衡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可除了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基本能保证吃饱穿暖,接受基础教育,条件好的还能买点家用电器,也算不错了。

问题是以后,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活跃,以国内的条件,成为新时代的“世界工厂”是迟早的事,交通便利的大城市“虹吸效应”会越来越强,一线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会不断拉大,逐渐演变成一系列的超级都市。

这样一来,情况就变了。

大工业,大基建,大发展,跑都不足以形容,那可是飞一般的跨越式进步。

相应地,对基础材料,能源,工业用水,熟练技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效率极高的超级工厂会接一座出现。

理所当然,“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将会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的是,南方不缺水,工业发达,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十分稀少,也就中南半岛上有个鸿基煤矿稍微有点规模,江夏附近的油田和煤炭钢铁勉强有点开发价值,其他的不提也罢。

至于传说中的北电南输,西电东输之类的,这年头,特高压技术还在襁褓中,不是前世二十年后,全世界特高压技术专利和标准都在国内公司手里的状况,长途输电的损耗大得惊人;传说中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成本太高了。

算来算去,也就大型水电站稍微有点搞头。

所以,在长江,珠江等水量充沛,落差大的河段建立水电站的需求就越来越迫切了。

现在看着争议不小,但金尚觉得,最早两年内就要动工,最迟五年内,不会再推了。

从主流媒体上来看,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对电力的消耗越来越大了,夏季高峰期偶尔会有拉闸限电的情况,搁在以往,极少有类似的新闻。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