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是傻子,最起码不像是朱烨想的那么傻。
朱棣知道的疯狂自然会引起朱允熥的注意。
可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朱棣明白,朱允熥从一开始下旨让自己歼灭秦王和晋王两人开始,他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朱允熥报着让他身先士卒的态度,朱棣怎么能够看不懂呢。
所以他要让朱允熥知道,自己不可能如他所愿成为炮灰的。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朱允熥忌惮自己,轻易不敢对他动手。
况且,也是为了他之后的目的。
这场战斗必须赢下,他才能借机实施。
从一开始朱允熥痛下狠手,干净利落的收拾了他那么多的兄弟之时,朱棣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周王。
但最后的下场定然不会比周王好到哪里去。
从朱允熥给他下达的命令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对于那些尚有余地,且不对朱允熥构成威胁的藩王们,就是落得一个贬为庶民,流放外地的下场。
可是对于他们这种具备一定实力的藩王,即使没有反心,朱允熥也不会手下留情。
秦王和晋王的反意昭然若知,自己出兵之时,朱允熥已经下了命令,这两人绝对不留。
不留?
那意思就是要让秦王和晋王死了。
朱棣心里清楚,自己的反意虽然没有表现在明面上,但是依照朱允熥的性格,定然不会轻易留下自己。
到时候,要么上缴兵权,做个闲散王爷,不问任何朝政。
要么,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朱棣当然不愿意。
朱烨许诺给他的雄图伟业,他还没有成就。
所以,朱允熥日后给他的任何一条路,他都不想选。
朱烨说过,若是朱允熥真能够造福大明百姓,安安稳稳当个明君,或许这江山还没有他朱棣什么事情。
可是朱允熥偏是不听呢。
一门心思都放在内斗上,根本就无心朝事。
这也导致朱烨越来越偏颇自己。
既然他的好大侄儿没有心思过问江山朝事,那么他这个叔父代劳也没有什么问题。
连朱烨不是都说过吗,他日后称帝,或许是天意难违。
所以,他朱棣绝对不会妥协的。
当然朱棣在前线忙碌着,朱允熥也不会闲着。
燕王和秦王这一仗,任谁都能看出来声势浩大,两方针锋相对。
众人心里也清楚,两方必定一较高下,不分出胜负,这场战斗是不会结束的。
就在众人都忐忑等待着结果的时候。
朱允熥却在得知了前方的战况之后,心中危机感倍增。
原本以为朱棣和秦王之间的战斗,因着人数上的差距,朱棣未必能赢。
很可能成为战败的那一方。
可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却告诉了如今朱棣主导战场一面倒的优势。
势如破竹一般,打的秦王和晋王落花流水。
朱允熥顿时感到不妙,立即便指了方孝孺和齐泰以及黄子成连夜面圣。
在连夜商讨之后,朱允熥便下了诏令,命令工部侍郎张昺接任了北平的布政使。
然后又命自己麾下的谢贵和张信为北平的都指挥室。
这明显就是趁着朱棣带兵在外,让自己人掌控北平的军师控制权。
不止如此,朱允熥知道朱棣和秦王这一战,就算真的侥幸赢了,也定当损失惨重。
所以他又另外调遣了宋忠举兵三万,镇守屯平、山海关一带,只等着朱棣返回北平之际,便趁机动手拿下朱棣。
朱允熥的行为,当然等同于架空了朱棣。
名义上,朱棣到底是打着为他卖命讨伐秦王和晋王两人的大军。
可是这朱允熥反手便过河拆桥,打算趁着朱棣‘病’,就要朱棣命。
甚至朱允熥还打着朱元璋忌日的名义,命徐妙云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子进京。
名义上是为了朱元璋的忌日准备,实则就是拿捏徐妙云母子威胁朱棣,防止朱棣谋反。
朱允熥以为自己这么做,天衣无缝。
只等着朱棣归于北平之际,便将人拿下,斩尽杀绝。
可是他偏偏算漏了一个徐妙云。
徐妙云这人身为徐达的长女,岂能没有点城府在身上。
在张昺等人抵达北平的时候,这朱允熥布下的天罗地网便已经被徐妙云差人送去了朱棣的手中。
又接到朱允熥要求她们母子上京的消息,徐妙云已经将朱允熥的打算猜到了八分。
于是便直接书信让方仁美的人亲自送到朱棣的手中去。
方仁美虽然是个男人,但是着衣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