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行进的队伍(1 / 2)

千岁词 顾九洲 1012 字 9个月前

甘州境内。

一队八万人的大军,刚刚结束一段日月星程急行军速度般的赶路,扎营稍作休整。

他们已经足足走了七个时辰,再不歇歇脚只怕走不出多远了。

遂带队的将军果断喝令全军暂停脚步安营扎寨,支锅埋灶。

人是铁饭是钢,即便他们行军速度如此之快,但是如此自备粮草的冗长大队,可不单单是骑兵。

行伍中还有许多推着战车、负重遁甲的步兵亦在队伍之中,他们后面的路且得走上两日呢。

更何况到了目的地,等待他们的亦是一场生死恶战,疲军如何作战?

面前这支队伍,正是西南边陲分出来支援天宸北境琅琊关的那一支。

这些西南军将士,大多都是西南当地人,自幼习惯了南边湿润的气候。

如今奉命要在几日内连越南朝四十多个郡、极速赶往边塞,马儿吃不消是一方面,其实很多人也是有些吃不消的。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队西南军走到第二日时,许多将士竟纷纷起了些又痒又肿的麻疹!

那些疹子大多长在臀腿上,看起来像是蚊虫叮咬所至,但实际上却又不是。

养的将士们坐立难安,实在是折磨人,许多人更是忍耐不住,将自己的臀腿抓挠的血淋淋一片。

大军主将见状心下骇然,只当出师未捷便大不详,自己的这队人马便染上了什么疫情了。

——毕竟当年蜀地三郡那场十室九空的大疫才过去数年而已。

昔日惨状,蜀地官民而今依旧历历在目,念之魂伤落泪。

不过好在,随军的军医看过之后却说是无妨。

好几位军医看诊后都道,虽然染病者众多,但是这只是将士们身体劳顿和水土不服引发的麻疹。

兴许加上越往北走气候越是干燥,因此很多人才会生出些许皮肤急症。

不是大问题,过些时日便会自愈。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于是依旧马不停蹄、人不安歇的赶着路。

西南边陲的士兵如此奋不顾身的卖力,一方面断然是因为身为天宸子民、南朝士兵,守土卫国本就是他们的职责。

另一方面,更因为诏令他们前往琅琊关支援的主事之人,乃是天宸长公主殿下!

昭和二年,“千岁剑仙”不顾千金贵体安危,不惜违抗先帝皇命,请动“逍遥医圣”、“岭南医仙”和“南海老叟”这三位江湖上赫赫有名、却又亦正亦邪的神医入蜀,最终研制出了缓解那次疫症的良方,解救了无数受苦受难封城等死的蜀地百姓之事,蜀地百姓至今感恩于心、无人敢忘怀。

守护百姓本就是军中将士的本职,更何况如今千岁有诏,有血性又善战的蜀地儿郎,又怎会不尽心竭力?

即便没有天子的圣旨、没有上峰长官敦促,将士们也一个个铆足了劲儿的咬牙赶路,无人叫苦叫累。

此时日暮昏沉,正是休营时刻。

将士们抓紧时间埋灶做饭,养精蓄锐。

许多人先前全是凭着一股心气儿死死咬牙坚持,这会儿蓦然停下脚步休息,竟累得神情呆滞。

还有一些将士,解开这些天走得脚底都磨破流血的军靴,捡着一旁树丛中的蒲叶对着伤处扇风。

而与这些穿着厚重的行军铠甲,一路走得大汗淋漓的将士们不同的是,这个队伍外围,竟然还有一队穿着寻常武人衣衫的人。

这些武人人数不多,只有五十多人。

虽然这五十来人有男有女,单看外表具是些十分寻常、丢在人堆里都不显眼的普通长相,且行为举止也很是低调不起眼。

但你若是仔细观察他们,却会发现这些人竟然各个眼底精光乍现,行动间举重若轻,脚步落地几无声响,显然都是精于轻功的武道好手!

与旁边热火朝天的西南将士们不同的是,这几十人即便是在埋灶造饭休息时,竟然也都安安静静的。

所有人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手里的事,彼此交流说话间声音压得都很低。

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多年来善于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行为习惯。

两个女子此时正在大军停驻的附近十多米外的一条小河边打水,准备一会儿烧饭。

她们虽然一路跟那队西南大军形影不离,形如保护、又如跟随,但实际上两方人马平日里都不怎么交流。

除了双方的主事之人每日会沟通一下次日的行军路线外,下面的人几乎都不怎么说话。

一方面是军中军规军纪严明,这队江湖之人中女子占据半数之上,将军出发之前早有严令,命他们不得打扰她们。

另一方面是军中将士们也不是傻子,他们虽然不知这些江湖之人的身份,但是也都是粗通武艺的,相处几日后自然看得出这些人各个身手不凡。

此行是有大事要做,不论是西南军士还是那伙江湖人,都明白到了琅琊关后生死便要看天意了。

此时还愿意奔赴北地的,无疑都是将自个儿的脑袋别在了裤腰上、随时做好了马革裹尸以身报国打算的忠义之人。

所以即便军中许多没有成家的光棍,也无人叨扰这些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