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母爱子女, 则为之计深远。
不说贾琏和王熙凤为人有多好或者是有多坏,但在对子女上他们两个是真心的,至少比贾赦强上百倍。
贾家祖籍金陵, 但早在两辈以前就带着族中大部分人迁到京城,发展出宁荣街, 如今贾家的根基与其说在金陵, 不如说在京城, 巧姐儿若留在江南是没有根基的, 就连贾琏都无法保证他能一直留在这里任职。
但在京城,他们家还能说得上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不能给巧姐儿寻个门第高婆家,要拿捏板儿还是很容易。
两口子在船上合计过,到江南下了船就先将这话跟巧姐儿说了。
当年离开京城时巧姐儿还是稚嫩孩童, 如今已是大姑娘,没听几句就红了脸“全凭爹娘做主。”
“我说什么来着她一准答应。”王熙凤揽着巧姐儿,满脸笑意。“板儿虽然出身差些, 但他是个好读书的孩子,再过两年也是新科的进士。”
贾琏笑盈盈看着害羞的巧姐儿, 想到板儿又敛起笑“不过是进士而已, 说得多稀罕似的。当年林姑父那可是探花, 才娶了姑母去。”
“看你说的,板儿怎么和林姑父比好似你能和祖父比似的。”
刘姥姥一家当然比不上林家五世列侯,但贾琏也的确不是当年的荣国公。夫妻俩对视一眼,把这个话题跳过去,王熙凤拉着巧姐儿教导些为人妇的道理,贾琏则去旁边静静看着。
三年一大选,今年又是大选之年, 巧姐儿也到了参选的年纪。不过今年的选秀定在了秋季,也就是大半年之后,在此之前巧姐儿的婚事只能他们两家私下说说,等过了选秀才能提到明面上。
还有时间,他们还来得及准备,但不知道荣国府还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
新年过完气温渐渐回升,冬去春来,京郊里板儿温书预备着考试,刘姥姥则时不时给王熙凤送些东西,有春天新长成的小青菜,还有板儿准备的小礼物。
王熙凤每回看见幼稚的小礼物都要笑两句才给巧姐儿,给刘姥姥回信时还要调笑两句,把两个年轻男女逗得面红耳赤,也让他们这一对青梅竹马更亲近几分。
反倒是贾琏忽然理解了林如海。当初林家两个表妹进京之后,林如海常常忽然就板起脸,别人问原因他也不说,如今再回想,他分明就是不乐意两个闺女要嫁人,想闺女了。
好歹两个林表妹还是远嫁京城,如今巧姐儿只是要嫁回京城,贾琏就万分不乐意,若是与林姑父互换处境嘶,还是算了。
亏得板儿不在这里,否则也要吃一吃未来老泰山的苦。
年轻的小青梅竹马谈着恋爱,虽然远隔千里,却散发着旁人都能轻易感觉到的甜丝丝的气氛,与春天格外相配。
春暖花开,京城经过一个冬日的休养也从开始忙碌热闹。因为林黛玉有孕,今年林氏姐妹生日宴会的地点定在了十二贝子府。
她们姐妹俩本就不是爱张扬的,又不是整寿,没有给任何人送请帖,只把林如海接过来,一家子高高兴兴过一天。
等到第二天对礼单的时候,林茈玉才看见四福晋、五福晋主动送来的礼物“别人都是例礼,她们送的看着倒不像例礼。还有吗”
“还有甄侧福晋送的,不过和往年一样,没记在礼单上,只记在咱们私库的账册上。”雪容整理好了礼单,命人收拾入库,如实回报。
每年过生日的人太多了,不说皇子、福晋们几十个,还有戴佳氏的娘家那些长辈,幸亏林家人丁稀少不然还要加倍,贾家这边断了也少一层,但还要再加上胤祐用得上的那些心腹亲信们等等,如果每个人过生日都要认真准备礼物,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三百六十六天都要为送什么礼物而烦恼。
所以除了皇上、太后、戴佳氏三人过生日用点心,其他人过生日几乎都是定好的例礼,来回换着送差不多就行,甚至都不需要特意去记日子,自然会有负责此事的嬷嬷在临近日子的时候提醒,并安排人把例礼送出去。
可即便是例礼也讲究个身份相当,嫡福晋们之间可以互相送,但给侧福晋送就不行,甄英莲可以送礼物过来,林茈玉要送东西过去就要悄悄送,不然就是打大福晋的脸。嫡福晋还在呢,你给侧福晋送礼什么意思
总之这里头弯弯绕绕多得让人头疼,除了雪容记账之外,林茈玉还另外安排了两个嬷嬷专门负责记录各种该送例礼的日子,以及负责准备例礼。之前没有和贾家断开的时候,送往贾家的例礼都是奶娘张妈妈负责的。
“都收起来吧。等四嫂、五嫂寿辰的时候,记得提醒我一句。”
“哎。还有件事,昨天回来福晋睡得早,林府来人传话的时候您已经躺下了,就没告诉您。三爷派人送礼物回来,送到林府去了,今儿一早才送过来,来人还传话,说等下个月三奶奶的胎坐稳了,就回京来待产,那边到底不如京城稳妥。”
“外头再如何也不如家里好,何况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