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1 / 2)

一直到坐在车头的张老头吆喝着到村里了的时候,苏欣才悠悠醒来。她出声应了张老头一声,接着不理身后想伸手拉她的牛婶,从牛车上跳下来,再和张老头一起拿自己的放在车门附近的东西。

张老头没提车钱,苏欣已经从身上摸出了两文钱递给了张老头。

“一文,一文就够了。”张老头只肯接过一文钱,“你不是坐牛车过来的。”

苏欣还想坚持,但是见牛车上的望着她的眼睛,刚刚她拿东西的时候,那牛婶就眼睛也不眨地盯着她的篮子和袋子。

便没有再坚持,笑着道:“那谢谢张爷爷了。”

张老头也满意地点头,踮脚重新坐到车把头上,嘴里发出“唷唷”的声音,挥舞着赶牛鞭继续向前。

苏欣等他们走了之后,才继续动身朝家里走去。

此时天已经日暮西斜,天光黯淡,目视远方,能看到空旷的田野间升腾起袅袅白雾,看起来分外宁静。

苏欣进了村里,怕靠近家里,她娘就已经等不及来接她,便在一处草垛旁停了下来。

召唤出系统,苏欣从仓库里把最占地方的绣架拿了出来,然后才把需要用的绣布和珍珠拿出来。

绣布她只打算用一匹锦缎,剩下的料子则绣抹额。古代女人因为生产,又足不出户,大多身体气血不足,年纪一大就容易不能吹风。

抹额十分受欢迎,到时候用珠绣,配上淡水珍珠,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不管是锦缎,还是珍珠对农家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连同绣架一起,是一定要过了明路的。还好已经离家不远,提着这些东西勉强可以撑到家里。

果然,苏欣往前走了不一会儿,就碰到了已经准备去村口接她的吴氏。

吴氏一看到她的身影,快步就迎了上来。

没去先看她买的东西,只上下确认她是否完好,因为天色黯淡,吴氏没看到她衣服脏了,只看女儿没事,就放下了心。

再看女儿手上提了东西,赶忙帮忙换到自己的手上:“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急得我想带火把去找你了。”

又看到苏欣手上另提的颜色发亮的布料和绣架,道:“这是什么,绸缎?……这又是什么……是、是绣架?”

苏欣点头,和她娘解释道:“娘,我绣的帕子卖掉了,我都算以后好好干这个。家里没有绣架,我就跟掌柜的商议买了一个。”

她的绣架和现在这个时代的普通绣架很不一样,重点部位是用铁牢固的,又道:“这个东西是孙记绣庄的掌柜的先抵给我用的,听说是府城来的。”

又说锦缎的事:“这匹锦缎也是掌柜的赊给我的,等绣成了成品,绣品卖出了再一并减了本钱。”

“府城?”吴氏一听就晕乎了,刚刚想去摸一摸的手,顿时就放下了。

吴氏平时顶多就去镇上,县城都没去过,府城就更是只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份儿了。

苏欣道:“回去再看,我们现在赶紧回去吧。”

吴氏点头,两人不再多说,一路紧着时间赶回了家。

进门之后,除了苏老二家还睡觉,其他屋子早就吃完饭歇息了。

因为苏欣没有回来,吴氏一定要等女儿,所以在屋子里点了灯,惹得老苏头和老李氏来过两趟,问他们出了什么事。

吴氏领着苏欣进了屋,便叫了小儿子三娃子去给老苏头报信:“去告诉你爷和奶,大姐回来了。”

三娃子肚子饿得呱呱叫,闻言拔腿就跑去了苏老头的屋子。

晚上农家小院安静,三娃子大声和老苏头汇报苏欣的事,整个小院都是他的声音。

那边说完,就听到三娃子噔噔噔跑回来的脚步声。

苏欣带回来的绣架和从未见过的绸缎不仅让吴氏好奇,就是当家的苏老二都过来看看。

吴氏看他还想上手去摸,伸手给了他一下:“这个绣庄给欣娘绣花的,府城来的,别弄脏了。”

她转头赶走茉莉和跑回来的三娃子,让苏欣把绣架和布匹搬回她的房间。

苏欣应了一声,又朝着自己带回来的包裹说:“娘我买了白面馒头和肉包子回来,你热一下,正好晚上一起吃。”

吴氏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最小的三娃子已经跳起来,去抱吴氏的大腿,连茉莉都忍不住期待地看向吴氏。

白面馒头和肉包子!这么好东西,想想就流口水。

吴氏被三娃子抱着大腿,伸手狠狠给了他的脑门一下,对他“嘘——”声,道:“小声点,别叫人听见了!”

三娃子赶紧捂住嘴巴,但是还是瞪大眼睛期待地看着吴氏。这个点,其他屋已经睡了,灶台还要明天才能垒起来。

吴氏把苏欣带回来的竹篮和麻布袋子打开,打开之后,才真正惊讶住了。

五个白面馒头和四个肉包子,还有这些粳米、粗面……这得花多少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