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堡(2 / 2)

“是,祖母。”

知道甫承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优秀一些,便嘱咐他耐心的去收服全椒县及周边的流民贼寇,给足了他钱粮,便要带着滢语回江宁了。

“咱们家的坞堡建了这么些年,应该也差不多了。祖母回去,想办法把这些人带过来,应该也有五六千人。这些人当时你祖父便嘱咐过了,坞堡建完以后就回洛阳。如今你祖父、父亲都没了,我做主把这些人给你,谁也说不出什么异言来。”

“多谢祖母!”

甫承眼含热泪,拜谢祖母。

“对了,这些山地,祖母以后真的能种出来水稻,你千万不要都种了茶树去。”

“是,祖母。”熟悉的无力感瞬间打断了将要离别的难过与感动,甫承无奈,“孙儿会等着祖母回来,再做打算的。”

一回到江宁,姚明珠便赶来了跟前。

“母亲,怎么大郎没回来?”

甫承排行老大,正是姚明珠口中的大郎。

“他如今在全椒。”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如今已是全椒乔氏的家主了,自然轻易不会回来了。”

“这、这、、那、”姚明珠是想让她的大郎做家主,可是是做江宁这边的,可不是什么全椒县的家主。那犄角旮旯的地方,她听都没有听过,何况就带了一千多人,这岂不是傻小子挠脚心——自己逗自己乐嘛!

“母亲还是把他召回来吧,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他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安全呀。”

“有一千多人护着他呢,不会不安全的。”

“母亲!”

“好了,你不必再担心了。”姜忻软了语气,知道她一片爱子之心,“四百多年前,也是天下大乱之时,咱们乔家的祖宗领着全族几百人,不也是趁机建功立业,才有了今日的乔家吗?”

“甫承那孩子,你也应该知道,是个极稳重的。我把他留在那里,心里是对他极放心的。你作为看着他长大的母亲,难道对他没有信心吗?”

“我……”姚明珠又是得意又是别扭的说,“甫承那孩子当然是极好的,只是……其实我也不图他建什么功,立什么业,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

“他却是个有志向的,”姜忻低声,“我这次回来便是多带些人给他去,待他在那边扎了根基,便把你和他弟妹也送过去,好叫你安心。”

姚明珠这才算罢了。

在清心院中稍作修整,姜忻便赶去了坞堡,自从来了江宁,一开始先是滢语,后来操心甫承,她还从来没有去过坞堡。

如今一看,果然如自己想象中,是个大约占地一千四百多亩四四方方的小城,坐落在乔家耕地的正中心,往外共有六道垒壁,都是石墙砌成。再往外是大大小小约有三十余座村坞,如繁星拱月般散落在乔家的土地上。

坞堡仅开一门,位于南城墙略偏东的位置,其余三面城墙不开城门,在每墙正中有一凸出方形夯土马面,城墙四角有角台,城外距城墙约八米处建有锅底状的护城壕。

从南门起,有一条南北向细绳纹条砖铺的道路,是为坞堡的中轴中心道路,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均建有塔台高楼,院中建有五层高楼,每层四面出檐,正面开门设窗。院墙四角上建角楼,高二层。各角楼之间和门楼均架设有栏杆的天桥相通。

姜忻登上了东南角的角楼,抚摸着石阶,心中涌出无限感慨,忽得想起了大郎和乔翊齐。

正神思恍惚中,却忽然听到了带着浓浓江南口音的官话,“你们这些北方来的蛮子,一点脑筋都不动。箭窗开得这么高,家主来的时候,还要搬张胡凳垫在下面吗?”

姜忻疑惑,在洛阳时,她也见过角楼,知道如果箭窗太高,会使敌人难以触及,而如果箭窗太低,又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但是乔翊齐早已经在图纸上标明了高度,看这角楼已经竣工了,此时不至于为此再发生争执了。

况且,昀辉身高八尺,有一米八多的个子了,不可能一个箭窗都要垫张胡凳。心里想着,姜忻疾步走出石梯,看见个一米六左右,身穿缎面丝绸绿袍的男人,对着旁边的工匠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