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进东营(1 / 2)

其他人还没有什么反应,三个大夫先不愿意起来了。老大夫叫嚣得最为厉害,“你这人,带我们来东州,自己不去东营,郑知县也不去,偏叫我们三个人去那什么东营,哪有你这样的!”

郑秋云理所当然道:“你是大夫,我又不是,过去也帮不上忙。”

老大夫说:“你不去也成,得把你身上的衣服给我。”

“那就劳烦裴将军,把我带去一间营帐,我换下衣服给他。”

郑温平阻止道:“阿姊不可,不如把我的衣服给他吧。”

“既如此,”郑秋云说,“咱们便一起去东营走一遭。”

老大夫现在没有话可说了,又想着没穿那衣服的又不止他一个,怎么就一定会被传染上。

东州也有大夫,他们在香囊里加了白芷,苍术等中药,制成避瘟香囊。裴元齐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个。

郑秋云等人还未进东营,就看到外面有人焚烧艾叶。他们到东营门口,马上就有士兵用艾草沾了雄黄酒,往他们身上撒。接着又烧了艾草,将他们身上熏了个透,这才放他们进去。

士兵打开门后,他们进了东营里。郑秋云本以为会看到尸横遍野的景象,但没想到里面的画面并没有这么骇人。

东营又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身子不舒服的在东边的棚子里生活,棚子外有人焚烧艾蒿。出现呕吐症状的在西边的棚子里,出现发烧症状的在南边的棚子里。

这三个地方分别打了深井,将他们喝的水给完全分开。每个地方,都有人把守。

郑秋云正要去北边,裴元齐拦住了她,“那边的人都是断了气的,士兵正在处理。”

郑秋云就没再过去。

见裴将军来到东营巡查,负责治瘟疫的大夫过来汇报,“启禀将军,今天东营外的百姓没有染病的。东营里头,死亡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就说明,瘟疫可以被控制在东营里,但是一旦染病,还是没有方子救他们。

郑秋云听到这里,很佩服裴元齐的指挥能力和东州大夫的医术。便是让她来,暂时也只能想到换水源,阻断病毒传染渠道这样的方法。

她非常有礼貌地问大夫,“大夫贵姓?”

“在下姓孙。”

郑秋云从衣袖中掏出一本书,“我不擅长医术,怕是帮不上多少忙,但是圣上赏了我与温平许多藏书。出发前,我把能用到的书都带着了。孙大夫看看这本《伤寒杂病论》能否派上用场。”

她也曾硬着头皮看了两个小时,隔行如隔山,郑秋云实在是看不懂。既然东州有大夫,郑秋云就可以放心地把书给他了。

郑温平记得圣上第一次赏赐时,就给了他五十卷藏书。后来他造出木牛流马,圣上又赏了藏书两百卷。因此,当郑秋云说她带来了有用的书时,郑温平并没有怀疑。

孙大夫看着书名说道:“我从医数十年,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

他翻开,看到张仲景三个字,又问郑秋云,“敢问姑娘,这本书的着者还在世吗?”

郑秋云只能编瞎话,“圣上赏了太多书,我自己也爱买书,觉得有用就带来了,不甚了解来源,也不清楚作者是谁。”

这本书有序有目录,孙大夫翻开到记载霍乱的章节,只见上面写道:“呕吐二利,此名霍乱。”

他又往下看,有四逆加人参汤方,有五菱散方,理中丸方还有桂枝汤方。

他可惜道:“此人必是精通医理,若是上面的方子经过证实,这人可名扬千古。”

郑秋云又掏出一本书,“孙大夫再看看这本呢?”

“《温疫论》?”孙大夫又接过来,随便一翻,只见上面写着,“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

孙大夫看向郑秋云的眼神瞬间变了,“姑娘随手给我的这两本书,若是上面记载有效,孙某大可以开创专治伤寒的派别啊!”

郑秋云又掏出一本,“孙大夫莫急,这还有一本《广瘟疫论》”

孙大夫被她这一会一本书的操作给惊住了,一时也开始怀疑她的衣袖到底有多能装。

郑秋云甩甩手,“还有几本书在马车里,我就随身装了这三本,多了就不好爬城墙了。”

孙大夫如获至宝地接过第三本书,只见上面开头便写,“瘟疫一症,历代明哲具有成方。”

他迟疑着说:“姑娘,这上面虽有许多方子,我得试过才知成效。”

郑秋云点头,“那是自然。”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大夫,都不会将偶得的书奉为天书,马上便用。像孙大夫这般小心求证,才更让人放心。

“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