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祝在工部待的也没有他五哥想象的那么顺心。
工部的工作主要涉及涉及到整个清朝的土木、水利、农业工程,此外还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机器制造,矿冶、纺织等其它,以及与户部联合,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1。
具体部门包括营缮清吏司、都水清吏司、虞衡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制造库、节慎库、料估所等等。
以上这些,胤祝哪一个都不想去。
好在他不像胤祁,把自己定格在了礼部清吏司,而是全工部上下都可以尝试,在多且杂的事情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一开始他目标是制造库,但制造库这个名字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匹配,制造库在干什么他们可以研究关于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等一整年1。
“好无聊”
但既然来都来了,胤祝也不打算空手而归,不是手上橡胶正好搞出来了吗
把汗阿玛的车马改一改、修一修,也能让他刮目相看。
橡胶轮胎先搞出来。
什么
造办司已经有啦,那就省掉这一步。
减震装置不止橡胶问题,弹簧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弹簧又包括片簧与螺旋簧。
片簧最先被人类运用,最典型的利用在于弓,简单的片簧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的防震,可缺点也多多;
螺旋簧在过去也有应用的痕迹,但往往都属于个人或皇室机关秘密,几千年来时不时传承断一下,近些年,还是荣妃母子的机械时钟,正式让弹簧一词进入工匠们视线,有了固定的概念与名字。
对于工部想给弹簧取名“祁簧”或“祝簧”,双胞胎是拒绝的。
现在可以把弹簧也跟着运用起来,
其实胤祝不是第一次运用弹簧,机械时钟、玩具车上都有,但马车毕竟不是玩具,对螺旋簧材料性能要求更高。
抗拉强度等级不同。
也就是说,胤祝先要把弹簧钢材更新一下,于是来到与金属更有关系的虞衡清吏司,详细了解冶钢过程。
钢这种材料下限到上限都很高。
古代最早出现钢,在春秋时期,已经传说中的铜格铁剑出现,且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制造的兵器简直就是天下闻名。
其他人读史书的时候读史书,胤祝读史书的时候,与五哥一起讨论,关于史记和苟子中描写的楚国刀剑的锻造过程,并且根据其刃锋象蜂刺特性,一致判断这不是铁,铁制品会过于柔软。
可是传承早已消失。
不过郭罗玛法已经在宫外为他们搜寻到两把据说上千年的宝剑,是楚地某一位富商收藏,说是祖上流传下来的。
但懂得人都懂。
富商家中顶多能追溯个三、五百年,这种千年宝剑很有可能来自于春秋战国的民间盗墓。
因涉及鬼神之事,每个朝代
都会明文禁止此事,但总有人为了利益铤而冒险,战乱时候,盗墓更是猖獗。
扯回来,虽然炼钢出现那么早,但冶炼技术千年来进步却很有限,主要包括炒钢、炒铁渗碳、灌钢、百炼钢等几种。
胤祁现在能做的也很有限。
首先是帮助不同地区的铁矿石分析成分,很显然,不同地区的铁矿石需要不同的高炉,而不是现在的统一化生产,让刀剑的质量自由发长,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钢的目标作用不同,对于强度锋利度要求不同,生产程序也大不一样。
再者,增加一个预处理的项目程序,举个例子,湘南某县大量出土的铁矿石需要先除当中的磷类等杂质。
然后才是对于炼钢高炉的设计与提高,温度与隔空环境的升级等。
工部的工匠们没多大的求知欲,但他们盛在懂事,几乎是说什么做什么,一个个做事效率还很快。
胤祁对他们不能再满意了,还为自己和他们设计了防尘口罩与防毒面具等等,再加上安全常识科普课程。
胤祁不过随手做这些,但光是他的态度,已经让很多忙碌一辈子的工匠感激涕零,甚至有不少人下跪谢恩。
“”
倒不必如此。
胤祁感受到了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实际上工匠在之前还有“工籍”一词,这可不是什么好词,与乐籍、艺籍一样,还是康熙在机械时钟出现那一年废除这种不人道的制度。
自此过后,工匠们的工作氛围也不一样,还有老工匠给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议,他把为他们请功也记在工作本子上。
至于工部官员,一半以上对于工程之事了解甚少,一问三不知,或许他们的定位在于文职人员
剩下一小半,至少看得出来在努力学习,但能够讲出点实质性内容的也就那么两、三、四、五个,而且还以木制品居多,或者黄金白银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