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时,罗大爷成了石头胡同里的大忙人。
各家各户也不白让他写对联,有炸了蜜麻花和焦圈、松肉的都会给他送过来一些。各家各户送一点,他都用不着自己动手了。.
陈进华前两天又送来了米面油和肉菜,王素梅炸了糖油果子,也给罗大爷端去了一碗。
陈奕赶在年前从沪市回来了,还没进院门,就闻到了甜香的糖油果子味。
不是婆婆也在,姜馨玉非得跳到他身上贴贴。
陈奕把提回来的东西一一拿出,王素梅竟然还看到了绿豆芽。
“从沪市买回来的?还没坏?”儿子脑子没坏吧,从沪市买绿豆芽回来。
陈奕:“不是,是在巷子里碰到一个卖豆芽的,我就买了点。”
做生意跟做贼的一样,卖完他这一单,迅速换地方。不过这也是个好现象,至少有人做小买卖了。
陈奕带回来的螃蟹就不少,还有一些小的黄花鱼干和虾干,死透的新鲜虾尸体已经硬了,但时间不长,还能吃。
姜馨玉吃够了白菜土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嫌弃海鲜不新鲜了,不然连吃都没得吃呢。
王素梅掀掀眼皮:“你弄这些回来,花了多少钱?”
陈奕镇定自若:“没多少钱,我还给你们都买了东西。”
陈奕给他妈买了双棕红色的浅口皮鞋,除了皮鞋,还有一双棉鞋,一双现在就能穿,一双春天穿。
姜馨玉的是个小皮靴,鞋口处还有一圈软和的白毛毛,看起来就暖和,除了皮鞋,还有一条乳白色的羊绒围巾甚得她心!
不等他妈说话,陈奕说道:“研究所给我奖励了三十块钱,这些螃蟹和鱼虾在沪市算不上值钱的东西,加上鞋子这些东西,其实没花多少钱。”
王素梅信他才有鬼,那面包服说着没多贵,结果好几十,这皮鞋看起来就不便宜。
这次去上海,陈奕只恨自己兜里没有多少钱。
改革开放是还没多久,但沪市的淮国旧里的商品种类更多了,说是二手市场,其实新货不少,还都不要票,街头巷尾中,挑着扁担卖东西的贩夫走卒可比首都的街巷里多不少。
王素梅对儿子儿媳花钱的本事佩服的很,带回来的鱼干不少,她分出一部分给罗大爷送了一些,随即又另外装了两个包裹,让儿子儿媳分别给陈进华和姜玉珠送去。
“你俩先去送东西,等炸完东西我就把螃蟹蒸上,再炒两个菜,回来正好吃饭。”
小靴子姜馨玉当即就换上了,裤腿直接束了进去。
红色的面包服,黑色的裤子配小皮靴,她姜馨玉在七十年代也是走在潮流前线的人。
胡同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好像都在做好吃的,巷子里的味道丰富的很。
到了没人的地方,他牵起了她的手,把人拉进了怀中。
二十来天没见面的夫妻俩在背风的巷子里搂搂亲亲。
坐了公交车,又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军区大院外的警卫亭处。
陈奕没打算进去,报了姓名直接把东西放到了警卫亭那,做了登记后让守值人员送进去就成。
俩人放下东西就光棍的走了,守值人员立马提着东西去了陈进华的住处。
整栋小楼里,就只有陈进华一人在客厅安静的坐着看报。
陈嘉嘉最近天天出去玩,跑的不着家,冯蔓也早就搬出去了,这栋小楼冷清到日光晒进来都透着一股冷清。
等收到鱼干虾干,他眉眼间缓和了不少。
“人已经走了?”
值守人员点点头。
陈进华穿好大衣出门开车,等到了最近的公交车站时,见小夫妻还在那等着。
俩人说说笑笑的,看起来气氛不错。
“吃饭没有?”
“我妈正在家里做。”
陈进华道:“上来,我送你们回去。”
姜馨玉:“我们还得去周齐家一趟,给我姐送点鱼干。”
他的语气虽然和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我送你们去。”
就这样,她在七十年代坐上了吉普车。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家可以买辆车呀。
“去沪市这一趟感觉怎么样?”
陈奕言简意赅:“发现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陈进华欣赏他这一点,只要知道上进,以后肯定差不了。
一路上也就说了这么几句话,到了周齐奶奶家,周平看到他时笑着迎了上来。
周平和陈进华从前共过事,不过后来陈进华一直留在军中,周平从了政,但战友情自是还在。
周齐奶奶家人不少,周国丰和孙昭慧以及他们的女儿也都在。
姜馨玉听她姐说过,周齐还有一个姑姑和小叔在外地,周家可以称得上一句枝繁叶茂。
陈进华询问着周家老太太的身体,周齐奶奶笑眯眯的。
张潼芝拿出橙子和瓜子花生糖来招待几人。
她看到姜馨玉身上的红色面包服,心里觉得这姑娘多少有些不懂事了。陈奕奶奶才死没多久她就穿了红色。
不过她略一细想,就明白陈奕和陈家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了。不过陈进华既然带着儿子儿媳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