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悔不当初(1 / 2)

当章宰翻过报纸,看到的就是所谓一线一图一画中的画了,这画的东西,似乎是某种动物,但是形状怪异他又分辨不太出来,动物身上还有画有某种简单的线条纹理。

好在是什么了。

原来传说中的大象是这个样子.

明朝时候,也就只有南方边地才能偶尔见到点大象,而北方的人终其一生大约也是见不到这种动物,只因这年头交通困难,大多数人都是终老家乡,没谁会千里迢迢跑去南方见什么大象。

他们对大象的认知,基本也就存在于类似曹冲称象这种典故,至于大象具体长啥样,那他这个北方人就真的就全凭想象了。

许良这画出来的大象虽然线条简单,但还真是他们大部分

当然,这个画的重点不是大象长什么样。

按照许良文章所说,这画的其实是一个玉石雕刻出来的玉象物件,乃是他从豫州商人那里盘来的古时物件,后来请喜收藏者鉴赏,依据品相纹刻大约判断这是殷商玉器。

随后许良给出自己的观点,上古殷商之前,在华夏北地不仅大象生存,而且族群繁多。

殷商时中原之地就那么大点,与南方相隔太远很难联系,如果不是中原本土存在大象,很难解释这玉器大象形象的来源。

当然,他的依据不是只有这个,随后又依次给出了别的佐证。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明殷商时已有明确的象兵军队。

除此之外,豫州的豫本身也有说法,这个叫法源自先秦时的《禹贡》,而豫的解释应该是邑与象的结合,意为大象之地,若如此也能说明豫州在上古时是出名的产象之地。

而象性喜温湿,需求植被茂密之地才能满足其生存需求,按照之前的气候划分,大象的宜居带应该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

若古时华夏北方就普遍有大象生存,那就能够推断上古时候,华夏北方气候湿暖,植被茂密,气候与今时大异。

北地的大象踪迹,必定是随着华夏北方气候逐渐干冷而慢慢消失,此即为气候与物种存亡之明确依据!

这最后一个答案的论述,虽然不如前面两个让人眼前一亮,但一样逻辑紧密,分析合理,让章宰看的连连点头。

这反而是最符合他思维习惯的解题方法,而且解的相当不错,至少他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他觉得给个合格的评价是没有一点毛病的。

这一整个看下来,章宰长出一口气,这时候他才恍然,自己竟然沉浸在其中这么深了,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东西了.

这时候的他,感觉自己思想清明,精气充足,通常只有学习了能让自己受益的知识,他才会有这样欣喜愉快的情绪。

而学术上已经到了一定高度的他,已经习惯于输出知识,而不是吸纳知识。

上次出现这样的满足的感受,他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

怎么都没有想到,许良这个黄口小儿交出的答案,能如此惊艳,饶是立场不同,他也不得服了,这个门槛算是让许良迈过去了.

章宰叹了口气,如此不仅没有压制科学势头,他感觉这文章一出,或许反而起了反作用。

原来他是觉得这种问题,许良应该轻易证明不了,那就可以借此一举把科学给摁死。

可如今那许良还真弄出一份绝妙的回答,不仅化解了这次质疑,说不定还能借此一举打开科学的名头。

直到这个时候,章宰终于意识到自己太心急了。

自己急着打压科学,不仅如意算盘落空了,反而助长了许良和科学的名声!

章宰暗恨自己失算,但事已至此,他后悔已是无用。

此番倒是让许良给捡了个大便宜,当然他能捡这个大便宜,那也是他自己有这个本事。

“先生,您觉得许良对您的解答如何?”站的腿都酸了的曹端,见到章宰放下了放大镜,终于是忍不住问出了声。

章宰看了他一眼,随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语气变得有些复杂,是不情愿中带着点佩服的感觉。

“虽然老夫很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许良此子堪称诡思奇谋,他给出来的这份答案,恐怕这天下没几个人能挑的出什么毛病来,正奇兼备,无懈可击!”

“老师竟有如此赞誉!”曹端有些惊讶,自己这先生从来都是性格严厉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一向十分严格,很难见到他有夸赞别人的时候。

他本以为章宰对许良能给个及格的评价已是极好了,但最后的评价却出乎意料的高。

老实说曹端做了他这么久的学生,都没有得到过这种肯定。

“连老师您都这么肯定这文章,那只怕许良真要在天下人面前扬名了!”如今有了这一遭,曹端觉得许良大概是真要出名了,一时间他有些羡慕,又有些佩服。

“嗯此话怎讲,报纸不过在西安周边流传,他的名声如何能流传去天下人耳里?”章宰有些疑惑。

曹端讶异的解释起来:“先生您还不知道吗,自从您的文章一出,陕西士林皆为之震动,那期报纸被很多人寄去给各地的亲朋师长,只怕天下士人多少对此事有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