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历史列表(一)(1 / 1)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907—923)都城开封,太祖朱温。  后唐:(923—936)都城洛阳,高祖李克用,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都城洛阳,后迁都开封,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都城开封,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960)都城开封,太祖郭威,世宗郭荣(柴荣)。郭荣自过继给姑母柴氏后,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有改回原本姓氏,给郭荣改回柴姓叫柴荣的是后面宋朝赵匡胤,笔者在此有一个推测,赵家曾经认郭威为主,这事应该当时知道的不少,给郭荣改回柴荣,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意思我是从柴家手上夺的天下,不是郭家,所以我赵家没有背主。  赵弘殷: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五子二女。长子赵匡济和长女赵氏(笔者杜撰赵婉儿)都在次子赵匡胤称帝前去世。  赵匡济:赵匡胤长兄,卒于宋之前没多久,史说赵匡胤为避父祸远走,按理说那时候赵匡胤十六七刚成家,赵家要分一支留根也轮不到赵匡胤,八成是自家闯祸了。  赵婉儿:名字杜撰,百度词条说是早薨,薨这个词用于古代诸侯王去世,笔者所以大胆猜测其身份贵胄不仅仅来自弟弟后来称帝。  杜夫子:完全杜撰。  冯道:五代常青藤,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882年-954年)后世对其评价不高,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其实也就早死了几年,以赵匡胤夺鼎时不杀一人的原则,活到960之后,以其当时的地位,三公没跑,后面宋朝文人再骂估计要看看皇家脸色。今天人常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出自他的诗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五代城头变化大王旗,最后还能一统南方诸国,文官系统一直在其领导下没有崩溃是主要原因。所以说历史在欧阳修、司马光这类舔狗的打扮下究竟咋样可见一斑。  赵普:(922年-992),字则平,964年为相,在赵匡胤在位时间内一直是与赵光义的开封本土派分庭抗礼的存在,“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其名言,后世评价毁誉参半。  段思平:(893-944)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在位八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  郭威:(904-954)后周太祖,别名郭雀儿,年少时颈部刺有纹身,随着年长纹身渐渐展开,右边的小雀儿就能吃到左边的米粒。  柴英:名杜撰,郭威妻,据传柴氏本为后唐庄宗嫔御,庄宗死后,明宗将大批宫人遣散回家,途中见郭威非常人,执意相嫁。  郭荣:柴皇后兄长柴守礼之子,后过继给柴皇后。  大周后:(936年-965年)周宪,又名周娥皇,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十九岁(955)时嫁入宫中,女孩子起名宪实在少见,有口含宪章的寓意,她爹南唐司徒周宗野心不小。  小周后(950年-978年)刚五岁,娥皇女英二女侍一夫的故事广为流传,虽无法考证小周后叫女英,可却因名应验上了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