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骅叫道:“众位兄弟,敌人势大,枉死无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今日暂且避让,乘机再行反击。”当下群豪纷纷上马,向西急驰,但听得那轰隆隆的声音,在身后老是响个不停。 赵天元边走,边与玄渡、段誉、虚竹几人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萧峰在旁边听得也是对这个游方极为的佩服。显然,他听出来了,这个游方知道自己这方都是江湖中人,没几个懂兵法的。单打独斗,这些人显然是远远的胜过辽兵的,但是真的在战场上接战,恐怕所有的人都会被围歼而亡。 只留下高手,将一流高手之下的人分散撤离,可以有效避免无谓的伤亡。就算是事有不谐,到时候在重重包围之中无论是突围,还是逃命,机率都大得多。 玄渡与江湖中的众位,听了游方的话,也深思起来。 这一晚各人不再歇宿,眼见离雁门关渐渐近了。群豪催骑而行,盼望着进雁门关,扼险而守,敌军虽众,破关便极不容易。 半夜时分,游方、段誉、玄渡、萧峰与虚竹,都已经定下计来。各人寻找各自留下来的高手,其他人则听从吩咐,散开逃离。 半夜时分,有那轻功高明的,已经弃马而去,向两侧山上而去,大部分人就此遁入山林之中逃命去了。 因此也给大家留下了大批的马匹。 一些轻功不好的,则打马向着其他方向而去,同样也遁入山林之中。趁着夜色逃了开去。 最后留下的也就剩下了三十余人。 这些人都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每个人都不简单。 行到天明,离雁门关已不过十余里地,众人都放下了心,下马牵缰,缓缓而行,好让牲口回力。但身后轰隆隆、轰隆隆的万马奔腾之声,却也更加响了。 众人刚刚分散开没多久, 忽听得一个尖锐的声音叫道:“快退!快退!” 萧峰一抬头,远远望出去,只见东面、北面、南面三方,辽军长矛的矛头犹如树林般刺向天空,竟然已经合围。萧峰点了点头,道:“好,咱们退入雁门关再说。” 这时群豪都已聚在雁门关前。萧峰和阿紫并骑来到关口,关门却兀自紧闭。 关门上一名宋军军官站在城头,朗声说道:“奉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将令:尔等既是中原百姓,原可入关,但不知是否勾结辽军的奸细,因此各人抛下军器,待我军一一搜检。身上如不藏军器者,张将军开恩,放尔等进关。” 此言一出,群豪登时大哗。 有的说:“我等千里奔驰,奋力抵抗辽兵,怎可怀疑我等是奸细?” 有的道:“我们携带军器,是为了相助将军抗辽。倘若失去了趁手兵器,如何和辽军打仗?” 更有性子粗暴之人叫骂起来:“他妈的,不放我们进关么?大伙儿攻进去!” 玄渡急忙制止,向那军官道:“相烦禀报张将军知道:我们都是忠义为国的大宋百姓。敌军转眼即至,再要搜检什么,耽误了时刻,那时再开关,便危险了。” 那军官已听到人丛中的叫骂之声,又见不少人穿着奇形怪状的衣饰,不类中土人士,说道:“老和尚,你说你们都是中土良民,我瞧有许多不是人吧?好!我就网开一面,大宋良民可以进关,不是大宋子民,可不得进关。” 三十几人,面面相觑,无不愤怒。 段誉和留下的几个部属是大理国臣民,虚竹的部属更是各族人氏都有,或西域、或西夏、或吐蕃、或高丽,倘若只有大宋臣民方得进关,那么大理国、灵鹫宫两路人马,十几人都不能进去了。 玄渡说道:“将军明鉴:我们这里有许多同伴,有的是大理人,有的是西夏人,都跟我们联手,和辽兵为敌,都是朋友,何分是宋人不宋人?” 这次段誉率部北上,更守秘密,决不泄漏是一国之主的身份,以防宋朝大臣起心加害,或掳之作为人质,兼之大理与辽国相隔虽远,却也不愿公然与之对敌,是以玄渡并不提及关下有大理国极重要的人物。 那军官怫然道:“雁门关乃大宋北门锁钥,是何等要紧的所在?辽兵大队人马转眼就即攻到,我若随便开关,给辽兵乘机冲了进来,这天大的祸事,有谁能够担当?” 赵天元忽然出现,拉住了正要说话的吴长老,道:“你既然知道雁门送是大宋的北门锁钥,如今辽兵大队人马转眼就到,你不开关,我可以理解,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守得住雁门关。” 他顿了一下道:“我们这三十余人,每个人都可以说是江湖中的绝顶高手,此来呢,一是为了报信,相信你们也用不着了,刚刚你也说了,你知道辽军来袭,另一件呢,则是想着自己练就了一身本领,也可以帮着守下关卡,也算是报效大宋了。想不到竟然被误会了。” 赵天元道:“不要以为我们要进送寻求保护,虽然说这雁门关险峻,但是那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于我们这些人,翻过这山岭,还是比较容易的。不知将军可敢报上姓名,也好让我知道是哪位将军明明有着力量强大自动前来支援的力量拒之门外。若是此战将军能胜,那小子无话可说,可若是败了,哼哼,小子也是有些关系的,到时候将军的罪过,恐怕就不只是守关无力了。” 他这番话说来,那是软硬兼施。众人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他要将大部分人都分散逃走,而只留下一些凭武功就可以不进关就能逃离的人。显然是他早就料到了雁门关的情况。众人不由为昨天能按他的计划实行而庆幸不已。 那守关的
第二十六章 定计(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