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 章 教织毛衣(二)(1 / 2)

四人都说这三种一人学一种,剩下还有一个人织什么样的请俞娇定夺。俞娇看了看最粗的线说,“要不还有一个织过膝长款大衣?”俞娇叫门外的婢女拿来纸笔描了个衣服轮廓,画出整件衣服那是不可能的,俞娇不会画画。

“这米黄色粗线织这种大衣一定好看,我看这种线有四斤定是够用的。我没织过这种大衣,估计三斤应该能织成了。到时这个大衣上也可以加个毛领子定也好看。我们先把线绕成团我再教你们怎么织。”

选定的线的颜色和粗线,五个人两人一组绕线,俞娇便没事做了只能看着。

套衫俞娇给选了个米白色的细线,这样织出来更软。婴儿衣服也选了细线,用的是淡粉色的。俞娇自己披肩这款还是用米白色中线,这个短款外套线太粗会显得笨重。俞娇自己则选了个黑色细线,就织给顾风,自己的后面再织,反正织时间多的是。

竹针是她们自己带来的,也做了粗细不同的四种和四副。绕好线俞娇教她们怎么选合适的针,然后才开始教起针。俞娇也只会两种起针方法,让她们都用中线先试下拿针的手法和起针织衣的手法手感。四个绣娘都很手巧,估计也就半小时的时间基本都掌握了织毛衣的手法。

俞娇看着四人学得这么快很是感慨,自己当初可是半天学的歪歪扭扭,织出来的针脚也一会松一会紧的。这四人就半天时间已经织的像模像样了,而且针脚也均匀,不过只是速度慢了一些而已。

几人边织着边聊天,四人年纪都差不多,初露最大今年十八岁,初雪最小十六岁,其他两人都是十七岁。初雨最是活泼,话也最多。四人都是张文松家的死契婢女,初露已经成亲,嫁给了张文松院子的执事主管。

从四人口中俞娇大概的了解了这个朝代大户人家,一般的家里儿子多的只要父母都健在也不分家。像张家两个嫡子三个庶子一个嫡女一个庶女,两个嫡子和一个庶子已经成婚。各自的院子有各自的执事主管、小厮、婢女、家丁,平日的生活都各过各的。未成婚的子女院中只有小厮或婢女,平日吃饭或在自己院中,或与自己母亲一起。月初家里会从公账上支给各院固定的例银,参与家中产业打理的儿女也会另有月薪。

四人不愧是张文松选过来的人,说说笑笑聊了一大堆,一点也没透露张文松和三爷的身份。俞娇当然也不会问,知道了不一定是好事。虽然猜测这二位爷的身份很高,但只要不说破那二位爷在俞娇这儿就只是特别有钱的商人。

四人都很聪慧,时不时的把聊天话题绕到俞娇的过去。俞娇又不是个傻的,她也明白这是在打探她的来历。她不动声色的把话题绕回来,还给她们讲山村生活中的各种趣事。

四个姑娘从四五岁被买入张家,一直生活在京城,对于俞娇说的也听得津津有味。

半天的时间四人都已经能织的速度与俞娇持平,俞娇真是太佩服这几个姑娘了,这手是太巧了些吧!

午饭于管家准备的很是用心,都是些适合孕妇吃的清淡菜色,俞娇本就没那么矫情,吃饭也没有大家闺秀那般细嚼慢咽的,吃得也很是尽兴。

下午四人还没织到需要分叉收口之类的,俞娇也暂时没什么可教的。初雨问俞娇要不要午睡一下,俞娇笑着摇摇头,“我没午睡的习惯,没事的,我同你们一起织毛衣还能说说话。”

一个下午五人织得热火朝天,到傍晚时都织出了不少。四人看着手上的半成品也是成就感满满。顾风来接时于管家派了婢女进来禀报,四人帮着俞娇把线一起拿到外院。

俞娇上了马车就和顾风说起了今日在张府的事,“这四人都学的极快,明日应该还织不到分叉,我与她们说好了后日再过来,我估计就来个三天她们应该就能学得很好了。”

顾风今日进了一趟山也有很喜人的收获,路上他说让俞娇猜一下今日在山里找到了什么。俞娇把之前找到过的好东西都猜了个遍,什么人参灵芝鹿茸都被否定了。一到家俞娇就拉着顾风给她看今日的收获。

顾风见她急着想看也不卖关子了,把东西在桌上一摊,俞娇着实被惊到了,“冬虫夏草?这里竟有冬虫夏草啊!这东西在我们那边价格是极高的,这里是不是也很珍贵?”

“嗯,这个价格比人参还贵。主要太少见了,我找了一天也才找了十二根。这些好的药材咱都不卖,留着以后给你补身子。”顾风收起虫草小心的放好。

俞娇也笑着应下,“好,那就留着。”她想着顾风平日里这么辛苦,冬日里给他进补也是好的。

俞娇又好奇的问,“这虫草能卖到什么价?往年你有采到过吗?”

顾风一边炒菜一边说:“每年多少都会有一点,这个时节进山找虫草的人也多。我比别人走得深入些,找到的也会多些。不过今日运气好找到这么多,以前没有一天就找这么多的。去年最好的品相是一两银子一根收的,品相差的也能卖到五百文一根,最差的两百文一根。咱家现在银子够用的,这些好东西就留着不卖了。”

“这个虫草是有季节的还是一年到头都能采。”

顾风:“基本就这一个月里,今年气温比往年暖得快,虫草便也早了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