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麦大概什么时候能收?”
欣赏了好一会自己的成果,裕元帝这才转头问向边上原先的花匠,现在已转职成半个皇帝御用农业顾问的家伙。
“回禀陛下,再有五天就成。
民间有句俗话,小麦收是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要是等到小麦完全成熟再收割的话,麦穗上面的颗粒就会丢失,收割完约莫能丢掉一成左右。
这对百姓而言,是极大损失。
当然,如果陛下不着急的话,倒也可以等到小麦十成熟的时候再收割。”
那花匠当即便如实回答起来。
“既然民间都是九成熟收,那就还是九成熟收吧,收割脱粒工具都得提前准备好,朕到时候要亲自进行收割。”
“诺!”
五天是真的没多久,五个日升月落之后就到了,裕元帝在前一天晚上都没怎么睡得好觉,当天早上更是凌晨三点就醒了,然后刚熬到四点多,便实在耐不住自己的性子,点着灯笼开始收割。
怎么形容呢,就是一群宫女太监拎着大几十个灯笼,围在那三分地边上。
而裕元帝则不许任何人帮忙的。
在那边努力收割着。
收割完之后的脱粒,也是丝毫不假手于旁人,就连最后的上秤称,那都是他亲自操作的,最后得出的重量是两百七十斤,再考虑到只有三分地,所以核算出来的亩产量,约莫是九百斤左右。
“哈哈哈,九百斤,九百斤!
祖宗保佑,神农庇护,九百斤!”
产量刚一核算出来,裕元帝就兴奋的大笑了起来,笑声夸张到边上伺候的人等都有点怕他会不会精神失常,如同范进中举一般,喜到迷失了自己神智。
好在他堂堂一介皇帝。
倒还不至于那么经不住刺激。
大笑了几分钟后,就立刻吩咐道:
“来人,把这几筐小麦带着。
随朕一起上朝!”
说完他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跨步离开了御花园,准备上朝,不过他又是收割又是脱粒的,确实浪费了不少时间。
所以等他到朝政大殿的时候。
百官已经等了他快半个时辰了。
与此同时,还立刻就有言官站了出来上奏,不是为了弹劾其他官员,只是单纯的想说裕元帝来的太晚,不勤政。
甚至还引用出了君王不早朝的诗。
搁往常的话,裕元帝就算内心再生气也只能憋着,毕竟为了自己圣明天子的名声,他也不好过多苛责言官,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他是被正事耽搁的。
是比上朝还要重要百倍的正事。
所以他干咳了一声,便立刻笑道:
“朕今日上朝晚了些,可不是平白耽误时间,故意晾着你们,天未亮朕就已经醒了,并且一醒便开始点灯劳作。
把朕在御花园种的那些小麦,全部都收割完毕,并且还脱了粒,称了重。
也算体验了下农民的辛劳。
来人,把那几筐小麦搬上来!”
“这些可都是朕亲力亲为的收获。
丝毫未曾假手于他人!”
随着裕元帝话毕,在外面候着的那些太监就赶紧把他亲力亲为弄出来的那些小麦,搬运到了正中,与此同时那些言官也不好再说些什么,毕竟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皇帝亲力亲为的种田收割脱粒,可是再好不过的劝农行径。
赞扬还来不及,如何能苛责?
而知道半年前有人献良种之事的那些官员,此时看裕元帝这般喜气洋洋的神色,立刻便猜到,当初金陵府尹奏折当中提到的产量极高,恐怕并未作假。
所以顿时也都要么直接恭喜。
要么询问产量究竟有多少。
裕元帝见状,那是相当开心的坐在龙椅上跟下面的大臣说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说农民的不易,以及说产量具体有多少,还说他当初把剩下的种子都送到皇庄种下了,让百官待会下朝没事可以跟他一起去皇庄看看,亲自收割番。
之后也好准备良种的推广事宜。
紧接着当然就是百官恭贺。
要么说是祥瑞,要么说是老天爷保佑,皇上圣明,总之,被他们这么一吹捧,丁云等人的功劳,反倒在其次了。
好在裕元帝还不至于被吹懵了。
一番欣喜之后他就开始拟旨,主要是赏赐云栖,丁云和她虚构的母亲,其中丁云那个已经去世的母亲赏赐最高。
直接敕封配享神农庙。
就是在全国各地的神农庙里面给她再起一个大殿,封神,享受万民供奉。
云栖则是被加封元君。
赐了万亩良田之类的种种待遇。
丁云那边因为封无可封,再往上加的话就得叫圣母娘娘之类的了,所以只是多赐了些金银珠宝,多赐了一些诸如见君不拜,免死金牌之类的特殊赏赐。
因为赏赐对象都是女子,赏赐内容又没有封侯拜相之类的,故而百官对此基本都没意见,全都纷纷赞同,所以裕元帝的圣旨,自然是就此确定了下来。
紧接着便是百官下朝。
前往皇庄共同收割见证高产粮种。
而宣旨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