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整个皇宫连带帝都都十分忙碌,忙碌到是人便能察觉到不对劲,知道铁定发生了大事。
有眼力,地位不高的。
已经十分识趣的开始闭门不出。
第二天,太阳刚升起,晋安帝驾崩的消息便再也拦不住,彻底传了开来。
帝都也戒严了
所有百姓都不许出门。
只有百官勋贵能出门并进宫。
这时候,皇后太子等人已经联手将皇宫内外稳定,其他皇子则因为事情发生的太急,根本来不及有所准备,想造反逼宫,那都来不及联络人手和兵马。
所以权衡许久后,只能放弃。
其他官员也是差不多,只能放弃夺嫡的想法,暂且认可帝位由太子继承。
不过认可太子,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深究晋安帝驾崩之事,特别是皇后太子拦着所有人,既不让百官们,也不让其它皇子妃嫔看一眼陛下遗容的做法。
更是让他们觉得事有蹊跷。
情绪颇有不满。
个别甚至因此开始怀疑陛下的死可能另有缘由,可能是被他们害死之类。
随着局面越来越失控,皇后再怎么想掩饰晋安帝死后名声,那不也不愿意让自己和自己儿子背上疑似弑君的流言蜚语,所以纠结犹豫许久后,她只能把应该不会将消息外传,同时在百官勋贵以及宗室当中都比较有名望,说话别人会相信的几个大臣和老王爷留了下来。
只带着他们几个去见晋安帝。
而紧接着自然就是外面皇子妃嫔议论纷纷,里面那几个见到晋安帝遗容的人倒吸一口凉气,诧异无比的询问为何会如此之类,皇后太子这时候其实还没来得及深入调查,所以也难以给出什么解释,但这幅仪容显然不能直接公开。
被请进来,允许观看晋安帝遗容的那几个人都不傻,很快便明了点点头。
出去安抚其他官员皇子和妃嫔。
对了,其中就有丁云。
如果宫里有太后,那当然是把太后请过来看看晋安帝的仪容,然后去安抚那些妃嫔和宫女最好,可宫里没有,思来想去许久,皇后也只能想到了请老祖宗贵太妃过来,应该也能起一样效果。
有丁云这个贵太妃,皇族宗正,以及两个宰相和一位国公,一位太师联合起来对外表示,晋安帝的死没有问题。
没有疑惑,属于意外。
再一场人等再不想承认,那也只能承认,并且大多数人此时都已经猜到。
陛下的死恐怕没那么光明。
这个隐情不好说,也不能说。
但不管怎么说,矛盾是基本平息了下来,之后一切都是按程序来,按程序开始敲丧钟,开始哭丧以及安排国丧。
皇陵也得抓紧时间修。
动用劳役修。
晋安帝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所以他的皇陵虽然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修了,但一直修的不是很着急,此时才修了一半,要是还按过去速度修。
话说,,,..版。】
那他的棺椁得在宫里停十几年。
这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得抓紧时间快点修。
即便四十九天内修不完,那怎么着也得在一年半载之内修完,不然时间拖太久,恐怕说出去都有些不太好听啊。
当然了,这些跟丁云是无关的,守灵之类的也用不着她这个辈分比晋安帝高好几倍的长辈来守,她在参加完百官勋贵以及所有命妇,皇后太子本人都要参加的那场哭丧大典后就没再出现了。
只要留在自己宫里守国孝就行。
这也是皇后和太子特许的。
甚至于皇后和太子还特地找了几个太医专门在丁云的宫殿守着,生怕丁云出啥意外,毕竟要是皇宫里的百岁人瑞老祖宗,因为要参加晋安帝葬礼而被折腾去世,不但他们不知道会被骂成什么样子,对于晋安帝的名声也有所影响。
再加上晋安帝死的本来就不是特别光彩,连死因都不好对外说,最后皇后和太子更是索性把所有超过六十岁的老命妇,老太妃之类,全都打发回去了。
怀孕体虚的也都打发了回去。
权当是给晋安帝祈福了。
也正因如此,这一次国丧办的相当安生,很多大臣勋贵包括命妇,虽然有被折腾,但至少没人死,私下还都在传皇后仁慈,太子仁善,必是仁君等等。
看看,上位者施恩多简单。
给他家哭丧不死人就是大恩了。
国丧结束后就是固定流程的太子登基,以及施恩天下,太子妃升皇后,皇后升太后,其他妃嫔升太妃太嫔等等。
丁云那边则是已经升无可升。
从来就没有后辈皇帝,帮自家祖宗某个妾室扶正的例子,所以新帝登基并改元容华后,只能给丁云又加了些荣誉称号以及待遇,份位啥的则依旧不变。
并且特许她继续住在慈安宫。
他母亲则是搬到慈宁宫住。
反正这两个宫殿,要么是给圣母皇太后和嫡母皇太后住,要么就是给太后和太皇太后住,现在他们这又没有太皇太后,所以让给贵太妃继续住也无妨。
可一旦再出个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