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3 / 4)

女配逆袭记[快穿] 传山 3679 字 11个月前

府里的一些没啥用的东西,大肆清理,全部卖掉,然后筹了二十万两银子,加上贾赦原本手头上的一部分银子,全部换成现银,命府里的下人抬着,浩浩荡荡的朝户部送去,这可全是银锭子,白花花银锭子,不知道要晃花多少人的眼睛,张府也欠两万两银子,借这次机会,也让下人一起抬着银子一起跟在后面,去户部还银子,除了他们两家,还有宁国府的贾敬。他是进士出身,也算是听进去好话,贾赦亲自到隔壁劝他,对他说了一番话以后,他很快就做出决定,还户部的银子。

是啊,谁敢一直欠着皇帝的银子,即使这任皇帝不计较,难免下任皇帝不计较,迟早是要还的,趁现在还有能力还,赶快还,在皇帝的心里还能落一个好印象,对后辈们。

以后还,那也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屎吃,有什么意思。

贾敬也和皇帝上奏,说自家现在的规制要改。不过这奏折还没有送到皇帝跟前,要过几日才能有结果,未来荣宁两府是不能住在一起咯。

还银子的这一天,京城热闹的跟过年似的,许多百姓都围在道路两旁看热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张旗鼓还银子的,还是还皇帝的银子,周玉兰就是要用这件事来造势,也是给皇帝树立一个仁义之君的形象。边上的跟随换肩的下人,只要不是抬银子时,都是跟随在两旁,大声的交谈,使劲的夸皇帝,说自己主子在家是怎么感慨的:皇帝真是仁君,对下面的臣子是有多好,对百姓多好,每年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地方出现灾难,只要皇帝知道了,都是第一时间赈灾,国家还要养着边疆的将士们,他们一年四季滴军饷和铠甲,衣服,吃食哪哪都要银子,可是为了保卫国家,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

皇帝为了军饷为了赈灾银,那是没有少操心,他们身为臣子的,也得体恤皇帝,为皇帝分忧,为国家减轻负担……。

这些闲谈的话,说的那是一个慷慨激昂。

一路上在京城的主干道上,是走了一圈,户部也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围观的人多。户部的人也着实忙了一天,点银子,辨真假,还有入库,划账。

这三家人算是出了一把风头,其余四王六公家里,可是恨死了处风头的荣宁二府,别人家出风头他们是恨不着,可是一向同气连枝的荣宁二府这样做,他们恨的要死,谁想还皇帝的银子,一点也不想还,你还这么大张旗鼓的还,不是逼着我们也还啊。

你们这样可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周玉兰现在在家里经常给贾赦叨叨一些京城和以后的局势,还有怎么培养后代子孙的话题,每天都叨叨这些,念叨的贾赦都印在了心坎上,他自己有事做,能被娘子,儿子需要,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还有没有和一群纨绔厮混以后,整个人都神智清醒不少,至少智商在线,虽不高,但也比蠢货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哪些事人该交往,哪些人该远离,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他结交了不少不同阶层的能人,娘子说了,结交的朋友,可能不是权贵也不是大户人家,但是这人的品质一定要没有问题,不能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就是按照这个去结交朋友的。

紫禁城的康熙爷,也知道贾家在京城引起的骚/动,这是好事,他是天子,天下之主,也希望被自己的子民千秋万代的歌颂,也希望能把他的一生载留史册,百姓还能口口相传,自己是一代明君。

对于主动还银的贾恩侯还有张家,贾敬都记在心里。这是办的好,康熙爷很要面子,大臣欠的这些银子,他本人是不会主动提让他们还的,可是不代表他不记得,要不也不会有几年以后,四爷追账的事情。

离四爷家里宴客的时间还有几日,这几天贾母也消停了下来,这几天不能和老大对着干,这家伙现在越来越邪性,她越来越把控不住他。

大儿媳呢,就是个没用的哭包,遇到事不是鹌鹑就是哭,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没用的儿媳,要是她稍微有用点,或者不听话,自己也有挟制她的办法,由不得老大不停自己的。

她感觉在这个府里,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力是越来越差,再这样下去,自己还有什么立足的地方,不,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定要想办法,让老大和以前一样听自己的。

贾母这几天思考的问题,一直都是如何让老大贾赦再听自己的。

贾瑚歪歪扭扭的走过来,趴在亲娘的膝盖上,嘟嚷着:“娘,娘,娘。”好似怎么也叫不够似的。

“嗳,乖儿子,来,给娘亲亲。”

“嗯,亲亲。”母子俩玩亲亲,玩的不亦乐乎,周玉兰办事效率高,府里的事情,早上起床不久就全部办完,剩下的时间,不是闲着无聊,就是逗逗儿子,儿子还小,睡觉的时间又多,她无聊的时间也多。

不过她是当家夫人,出府逛逛,可没有人会管她。

贾赦两天前已经四贝勒府装完玻璃,这两天还有一点玻璃,自家是生产玻璃的,按说应该给自家也安上,但是这荣国府也住不了多少日子,夫妻俩就没有打算安玻璃窗。

早上早早起床,夫妻俩给贾母请安以后,带着儿子贾瑚,到新家去看看,顺便在张府消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