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 / 2)

御书房内, 苏泽生平身后对着魏丞拱手:“陛下留沈将军防备齐国,莫非是察觉到了什么?”

魏丞看向他:“你以为,如今的郑国比之当初的蔡国如何?”

苏泽生思索片刻, 回道:“蔡皇虽暴戾,但兵马却强。至于郑国,郑皇仁慈却也懦弱, 唯愿在这乱世之中得一安息之地, 不是成大事之人。若比较实力,郑国应当是不如蔡国的。”

魏丞笑:“这便是了, 当初姜夜率军攻打蔡国时, 何等气魄, 转眼间便攻至蔡国皇城。可如今反观他与郑国之战, 这么久过去了,他才攻下几座城池?”

“陛下的意思是, 他在掩人耳目, 故意让陛下误以为他在与郑国相抗, 脱不开身?”苏泽生顿了顿, “若是如此,陛下此时派宁大将军征东,届时齐军打过来, 咱们……”

“即便咱们此时不派军东征, 当齐军打过来时,楚国和呈国也不会站在咱们这边的。他们想吞下大衍这块肥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苏泽生沉默良久, 愕然抬头:“如果郑齐交战是假,结盟是真,将来的局面变成郑、齐、呈、楚四国围攻我们大衍,那形势将会很不乐观。”

魏丞眸色也沉了几分。

其实如果只是苏泽生说的这样,那大衍还是有胜的机会。

他担心的是,姜夜对付他不会如此简单,或许还有更可怕的后手。

那个后手魏丞不愿去想,可凭着姜夜此人吞并大衍的野心,他很有可能真的会去做。

————

魏丞最近比之前越发忙碌,每日除了上朝便是在御书房召集文武大臣议事,到了晚上,也是半夜三更了才回到椒房殿。

他嘴上不说,但苏瑜知道,必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只是,如今正值与楚国和呈国交战之际,也没听说前线那边发生什么事,他怎会如此忙碌?

苏瑜能想到的,便只有姜夜了。

夜色渐渐深了,整个椒房殿内被宫灯照的十分亮堂,圆圆的月儿挂在略显萧条的枝头,秋风袭来时,似有淡淡的菊香。

苏瑜正伏在案前随意翻着一本书册,但实则却没怎么看进去,总是出神。

蝉衣拿了件氅衣为她披上,轻声道:“娘娘,夜神了,早些歇息才是。”

氅衣披在身上,一股暖意袭来,苏瑜透过半掩的窗子往外看头顶的明月,默了一会儿才道:“快中秋了。”

“是啊,再过三日便是中秋佳节。”

时间过得真快。苏瑜在心底感叹一声,转而又问蝉衣:“陛下还没回来?”

蝉衣摇头:“兴许还在忙吧。”

苏瑜瞥了眼案上的漏时,眉头略微拧紧几分。都子时三刻了,他怎么还在忙?

思忖片刻,她问:“小膳房里可还有吃食?”

蝉衣回道:“晚膳时娘娘吩咐给陛下炖了鲫鱼汤,这会儿应该已经好了,不如奴婢去端过来?”

苏瑜摆了摆手:“我亲自去吧。”说着已然起身。

从小膳房端了鲫鱼汤放在保温的食盒里,苏瑜亲自提着去往御书房。

中秋将至,天气越发凉了,走出椒房殿门口时,她不免拢了拢身上的衣襟,思索片刻,对着蝉衣道:“你去取陛下的氅衣来。”

蝉衣应声折回去,很快取了件墨色大氅,跟着苏瑜往御书房走。

到了御书房,里面的灯还亮着,青枫守在外头,看见苏瑜忙迎上前去:“皇后娘娘。”

苏瑜看了里面一眼,问道:“陛下在忙吗?”

青枫回道:“方才召了大臣议事,如今已经散了,陛下一个人在里面。”

苏瑜看向青枫:“陛下最近究竟在忙什么?东边的战事可顺利?”

青枫回禀:“东边有宁大将军,想来应无大碍,一切顺利。”

“那就是北边的事了?齐国不是与郑国交战吗,如今是不是有了变故?”

看苏瑜面色凝重,青枫犹豫再三,也没瞒着,小声道:“齐国跟郑国没打起来,反而结盟了。而且,而且不知怎么还跟突厥人搅合在了一起。”

姜夜跟郑国结盟,又拉拢了突厥,其目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东边刚刚开战,此时如果姜夜率军攻过来,又有郑国和突厥相助,大衍就危险了。

苏瑜没想到,姜夜为了给离瑟复仇,居然给大衍设下如此大局。

她嗤笑一声,说什么复仇,其实为自己的大业才更妥当些。

他想吞灭大衍联同郑国苏瑜尚且可以理解,也佩服他的谋划。可他伙同突厥……

突厥霸占汉人的土地,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是汉人的死敌!姜夜怎么可以为了一己之私,跟他们交好?

莫非他便不是汉人?他们齐国子民,便没有遭受过突厥人的迫害与屠戮?

记得魏丞说过,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需要统一,只有汉人自己团结起来,才能真正的驱除外敌,得一方安宁。

而姜夜如今做的是什么呢,他选择跟突厥人站在一起,首先对付那个曾经给予他恩惠的人。

无耻行径!

如果没有三哥,哪里来的他如今的权势,又哪儿来的命享受这齐